相撲
(相撲,相撲)
1.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之一。古稱角觝。猶今之摔跤。現日本仍有此種競技。
《太平禦覽》卷七五五引晉王隱《晉書》:“襄城太守責功曹劉子篤曰:‘卿郡人不如潁川人相撲。’篤曰:‘相撲下技,不足以別兩國優劣。’”宋高承《事物紀原·博弈嬉戲·角觝》:“今相撲也。
《漢武帝故事》曰:‘角觝,昔六國時所造。’《史記》:‘秦二世在甘泉宮,作樂角觝。’註雲:‘戰國時增講武,以為戲樂相誇,角其材力以相觝鬥,兩兩相當也。
漢武帝好之。’”
2.互相撲打。
巴金《家》二一:“兩隻畫眉在枝上相撲,雪白的玉蘭花片直往他的身上落。”
李劼人《死水微瀾》第五部分十五:“還要風魔了,好像洪醉以後,全然沒有理智地相撲,相打,狂笑,狂喊。”
阅读:114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