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
尚字的筆畫:8畫;
I
shàng
ㄕㄤˋ
〔《廣韻》時亮切,去漾,禪。〕
1.上。
《易·小畜》:“密雲不雨,尚往也。”
朱熹本義:“尚往,言畜之未極,其氣猶上進也。”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舜尚見帝。”
趙岐註:“尚,上也。”
2.尊崇;重視。
《易·剝》:“君子尚消息盈虛,天行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君子通達物理,貴尚消息盈虛。”
宋俞文豹《吹劍四錄》:“三代而後,言學者與漢、唐,漢尚傳註,唐尚詞章。”
清戴名世《道墟圖詩序》:“蓋其山區水聚,風氣完密,而俗尚氣節,敦詩書,皆非他邦所及。”
周恩來《論中國的法西斯主義--新專制主義》:“他唯武力是尚,所以他對內堅持武力統一,主張‘軍主政治’。”
3.引申為仰慕。
漢張衡《思玄賦》:“尚前良之遺風兮,恫後辰而無及。”
晉陶潛《與子儼等疏》:“雖不能爾,至心尚之。”
4.愛好;盛行。
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其為人也,剛而尚寵。”
韋昭註:“尚,好也。”
三國魏嵇康《幽憤詩》:“抗心希古,任其所尚。”
唐陳鴻《長恨歌傳》:“秋七月,牽牛織女相見之夕,秦人風俗,是夜張錦繡,陳飲食,樹瓜華,焚香於庭,號為乞巧,宮掖間尤尚之。”
明葉盛《水東日記·李無易家舊物》:“李無易名庸,一字無逸,磧澳巨姓,頗尚文學。”
清葆光子《物妖誌·木·柳》:“﹝陶希侃﹞美豐姿,尚詼謔。”
5.佑,佑助。
《易·泰》:“象曰:包荒得尚於中行,以光大也。”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周易上》:“尚者,右也,助也。”
《詩·大雅·抑》:“肆皇天弗尚。”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毛詩下》:“《爾雅》:‘尚,右也。’言皇天不右助之也。”
6.主,主要在於。
《書·秦誓》:“邦之杌隉,曰由一人;邦之榮懷,亦尚一人之慶。”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尚書下》:“高誘註《淮南·覽冥篇》曰:‘尚,主也。’尚與由相對,言主一人之慶也。”
7.指主管、執掌帝王私人事務。
《史記·呂太後本紀》:“襄平侯通尚符節,迺令持節矯內太尉北軍。”
8.推舉。
《楚辭·天問》:“不任汩鴻,師何以尚之?”王逸註:“言鯀才不任治鴻水,眾人何以舉之乎?”
9.奉;承。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長門賦〉》:“願賜問而自進兮,得尚君之玉音。”
李善註:“尚,猶奉也。”
10.匹配,事奉。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卓王孫喟然而歎,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。”
11.專指娶公主為妻。
《史記·張耳陳餘列傳》:“張敖已出,以尚魯元公主故,封為宣平侯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韋昭曰:‘尚,奉也,不敢言取。’崔浩雲:‘奉事公主。’”宋王讜《唐語林·賞譽》:“郭曖尚昇平公主,盛集文士,即席賦詩,公主帷而觀之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“蓋婚姻之事,民間謂之‘嫁’,皇家謂之‘降’;民間謂之‘娶’,皇家謂之‘尚’。”參見“尚主”。
12.增加。
《詩·齊風·著》:“尚之以瓊華乎爾。”
朱熹註:“尚,加也。”
13.指添飾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序誌》:“飾羽尚畫,文繡鞶帨。”
14.超過,勝過。
《論語·裏仁》:“好仁者無以尚之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江漢以濯之,秋陽以暴之,皜皜乎不可尚已。”
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雖大禹之序西戎,周公之讓白雉,太宗之卻走馬,義兼之矣,亦何以尚茲!”
15.引申為淩駕。
三國魏劉劭《人物誌·材理》:“雖明包眾理,不以尚人。”
《新唐書·楊恭仁傳》:“既貴,不以勢尚人,故譽望益重。”
16.誇耀;爭高。
《禮記·表記》:“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,不自尚其功。”
《南史·徐羨之傳》:“時安成公何勗,無忌之子;臨汝公孟靈休,昶之子也。並名奢豪,與湛之以肴膳器服車馬相尚。”
17.久;遠。
《史記·三代世表序》:“五帝三代之記,尚矣。”
唐杜甫《發同谷縣》詩:“況我飢寒人,焉能尚安宅?”清陳孟楷《湘煙小錄·香畹樓憶語》:“夫白門柳枝,青谿桃葉,辰樓顧曲,丁簾醉花,繇來尚矣。”
18.誌向。
北朝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有誌尚者,遂能磨礪,以就素業。”
19.猶當,值。
宋王禹偁《宋公神道碑》:“齒髮尚暮,寒暄薦瘥。”
20.副詞。庶幾,猶言也許可以。常帶有祈使語氣。
《書·湯誓》:“爾尚輔予一人,致天之罰!予其大賚汝。”
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靈王蔔曰:‘余尚得天下!’”杜預註:“尚,庶幾也。”
21.副詞。猶;還。
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雖無老成人,尚有典刑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吾尚病,病愈,我且往見。”
宋王安石《明妃曲》:“低佪顧影無顏色,尚得君王不自持。”
巴金《秋》一:“鄭家至今尚無安葬的意思,大舅也置之不問。”
22.副詞。且;尚且。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民不樂生,尚不避死,安能避罪?”唐韓愈《重雲李觀疾贈之》詩:“藜羹尚如此,肉食安可嘗?”
23.連詞。猶儻,倘若。
《墨子·尚賢上》:“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,將不可以不尚賢。”
24.通“鞝”。參見“尚韋”。
25.姓。
周太師尚父之後,唐有尚可孤。
II
cháng
ㄔㄤˊ
〔《廣韻》市羊切,平陽,禪。〕
1.見“尚羊”。
2.通“常”。
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尚與人化,知不能得。”
於省吾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淮南子二》“尚與人化”:“尚應讀作‘常’,金文常字通作‘尚’。”參見“尚儀”。
3.通“嘗”。曾經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蘇秦謂齊王章(四)》:“王□尚與臣言,甘薛公以就事,臣甚善之。”
阅读:22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