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環

簡體環字的筆畫:8畫;繁體環字筆畫:17畫。

(環,環)

I

huán

ㄏㄨㄢˊ

〔《廣韻》戶關切,平刪,匣。〕

1.璧的一種。圓圈形的玉器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“宣子有環,其一在鄭商。”

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說環玦》:“余讀《春秋左氏傳》‘宣子有環,其一在鄭商’,知環非一玉所成。歲在己未,見上虞羅氏所藏古玉一,共三片,每片上侈下斂,合三而成規。片之兩邊各有一孔,古蓋以物繫之。余謂此即古之環也……後世日趨簡易,環與玦皆以一玉為之,遂失其制。”

宋高承《事物紀原·衣裘帶服·環》:“《瑞應圖》曰:‘黃帝時,西王母獻白環,舜時又獻之。’則環當出於此。”

2.泛指圓圈形的物品。

《詩·秦風·小戎》:“遊環脅驅,陰靷鋈續。”

鄭玄箋:“遊環,靷環也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美女篇》:“攘袖見素手,皓腕約金環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五二回:“寶玉慢慢的上了馬,李貴王榮籠著嚼環。”如:指環;耳環。

3.比喻漩渦。

《管子·度地》:“水之性……倚則環,環則中。”

尹知章註:“倚,排也。前後相排,則圓流生,空若環之中,所謂齊。”

4.旋轉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下》:“趙王遊於圃中,左右以菟與虎而輟之,虎盻然環其眼。王曰:‘可惡哉,虎目也。’”王先慎集解:“環轉其眼,以作怒也。”

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:“亟顧環面。”

盧辯註;“環,旋也。”

《山海經·大荒北經》:“共工之臣名曰相繇,九首蛇身,自環,食於九土。”

郭璞註:“言轉旋也。”

5.圍繞。

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三江環之,民無所移。”

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於是有裨海環之,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,如一區中者,乃為一州。”

宋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環滁皆山也。”

《西遊記》第七三回:“山環樓閣,溪繞亭臺。”

6.包圍。

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慶氏以其甲環公宮。”

宋王禹偁《右衛將軍秦公墓誌銘序》:“師環金陵,城中堅壁。”

梁啟超《意大利建國三傑傳》:“次之為昔昔裏人,拔劍以環王宮。”

7.包含,包薀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《鬼谷》眇眇,每環奧義。”

8.周遍。

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昔者孟軻好辯,孔道以明,轍環天下,卒老於行。”
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八回:“隻那劉家十親九眷,也就夠他周流列國,轍環天下,傳食於諸侯了。”參見“環理”。

9.環節,互相關聯的事物中的一個。

鄒韜奮《青年運功與抗戰》:“五四運動以及一二九運動震動了全國,震動了全世界,是世界上青年運動最光耀的一環。”
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十八:“根據工作早邁一步的縣區的經驗,準備工作的重要一環,是站隊比號。”

10.長寬相等。參見“環幅”。

11.古代重量單位。同“鍰”。

12.通“營”。謀求。
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兼上下以環其私,爵制而不可加,彼為人上者危矣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管子五》:“環之言營也,謂兼上下以營其私也。營與環古同聲而通用。”

13.通“營”。熒惑。參見“環主”。

14.姓。

戰國楚有環淵。見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。

II

huàn

ㄏㄨㄢˋ

〔《集韻》胡慣切,去諫,匣。〕

通“還”。

擊退,使退卻。

《周禮·夏官·序官》:“環人,下士六人。”

鄭玄註;“環猶卻也,以勇力卻敵。”

孫詒讓正義:“此借為還字,《鄉飲酒禮》註雲:‘還,猶退。’”

阅读:1499

●環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