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
且字的筆畫:5畫;
I
qiě
ㄑ〡ㄝˇ
〔《廣韻》七也切,上馬,清。〕
〔《廣韻》子魚切,平魚,精。〕
1.此;今。
《詩·周頌·載芟》:“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,振古如茲。”
毛傳:“且,此也。”
漢王充《論衡·案書》:“儒家之宗,孔子也;墨家之祖,墨翟也。且案儒道傳而墨法廢者,儒之道義可為,而墨之法議難從也。”
唐柳宗元《封建論》:“且漢知孟舒於田叔,得魏尚於馮唐,聞黃霸之明審,睹汲黯之簡靖。”
章士釗《柳文指要》卷上四:“且者,指事之詞,猶言今。”
2.茍且。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與物且者,其身之不能容,焉能容人!”成玄英疏:“聊與人涉,茍且於浮華。”
俞樾《諸子平議·莊子三》:“且,即茍且之且。”
3.應當。
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上之所賞,命固且賞,非賢故賞也;上之所罰,命固且罰,不暴故罰也。”
於省吾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墨子二》:“且宜古字通……言賞罰乃命之宜然,非以賢與暴之故而得賞罰也。”
唐韋渠牟《步虛詞》之十九:“釀玉當成酒,燒金且轉丹。”
4.副詞。將要。
《詩·齊風·雞鳴》:“會且歸矣,無庶予子憎!”漢王充《論衡·變動》:“故天且風,巢居之蟲動;且雨,穴處之物擾。”
宋王安石《遊褒禪山記》:“不出,火且盡。”
葉聖陶《未厭集·苦辛》:“這位衰病侵尋的老太太還得把她消磨且盡的精力灌註到全家的一切,作全家的中樞呢!”
5.副詞。將近,幾近。
《戰國策·齊策三》:“覆三國之軍,兼二周之地,舉韓氏,取其地,且天下之半。”
唐劉餗《隋唐嘉話》卷上:“突厥之平,僕射溫彥博請其種落於朔方以實空虛之地,於是入居長安者且萬家。”
清黃宗羲《熊公雨殷行狀》:“辛巳,江南荒疫,人死且半。”
6.副詞。再,又。
《詩·鄭風·溱洧》:“且往觀乎!”孔穎達疏:“且復更往觀乎。”
《國語·齊語》:“葵丘之會,天子使宰孔致胙於桓公,曰:‘余一人之命有事於文、武,使孔致胙。’且有後命曰:‘以爾自卑勞,實謂爾伯舅,無下拜。’”韋昭註:“且,猶復也。”
7.副詞。姑且;暫且。
《詩·唐風·山有樞》:“且以喜樂,且以永日。”
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卷八:“且,姑且也。”
唐王績《田家》詩之一:“小池聊養鶴,閒田且牧豬。”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寒號蟲》:“比至深冬嚴寒之際,毛羽脫落,索然如鷇雛,遂自鳴曰:‘得過且過。’”魯迅《書信集·致竇隱夫》:“不過這幾天不行,且等一等罷。”
8.副詞。尚且。
《易·乾》:“天且弗違,而況於人乎”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辭!”魯迅《墳·春末閑談》:“鬼且反對,而況於官?”
9.副詞。即,就。
《墨子·尚同下》:“上得且罰之,眾聞則非之。”
宋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二十齣:“張協頃刻且來拜辭。”
錢南揚校註:“且,猶雲‘就’。”
10.副詞。豈,難道。
《晏子春秋·雜上三》:“今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?”張純一校註:“且,猶豈也。”
《新唐書·藩鎮傳·魏博》:“若師未扣趙,而先碎於魏,是上之謀不及下,且能不恥!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七四回:“我替俺哥哥那肐膊還疼不過來,且有功夫為嫂子哩!”
11.副詞。猶何。表示反詰。
《戰國策·韓策二》:“張翠曰:‘韓未急也,且急矣?’”
《史記·呂不韋列傳》:“子楚笑曰:‘且自大君之門,而乃大吾門!’”晉陶潛《詠荊軻》詩:“心知去不歸,且有後世名。”
12.副詞。尚;還。
唐杜甫《詠懷古跡》詩之一:“羯胡事主終無賴,詞客哀時且未還。”
宋王安石《題勇老退居院》詩:“夢境此身能且在,明年寒食更應尋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三九回:“你倒未曾接我,且敢爭我不拜?”
13.連詞。連接兩個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詞組,約相當於“又……又……”。
《詩·小雅·魚麗》:“君子有酒,旨且多。”
漢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蓋聞國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。”
唐王勃《臨高臺》詩:“瑤軒綺構何崔嵬,鸞歌鳳吹清且哀。”
清戴名世《道墟圖詩序》:“聞章氏子弟多才且賢,而余不獲交其一二,是則余之陋也。”
葉聖陶《線下·金耳環》:“但是那執刀的手,發出奪目的金光,燦燦的不止一道,尤其覺得莊嚴且寶貴。”
14.連詞。連接兩個動詞,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。
《詩·小雅·車舝》:“雖無德與女,式歌且舞。”
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陵軍五千人,兵矢既盡,士死者過半,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餘人,且引且戰。”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五:“肅王不視,且聽且行,若不經意。”
楊朔《走進太陽裏去》:“這許多年來,就靠著這種指引,我們的人民且戰且走,且走且戰,一直走到勝利,走到今天。”
15.連詞。而且;並且。表遞進。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”
唐張賈《天道運行成歲賦》:“氣為物母,自無名而有名,且居高而濟下,諒無跡而能行。”
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采·貴顯淺》:“曲文之詞采,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,且要判然相反。”
丁玲《韋護》第二章:“不知為什麽,一個女人一做了母親,便將一切都縮小了,且總是那樣小氣,填不滿那物質的奢望。”
16.連詞。還是,或者。表選擇。
《禮記·曾子問》:“曾子問曰:‘葬引至於堩。日有食之,則有變乎?且不乎?’”
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“王以天下為尊秦乎?且尊齊乎?”
《史記·魏世家》:“富貴者驕人乎?且貧賤者驕人乎?”
17.連詞。卻;但是。表轉折。
《左傳·桓公八年》:“楚人上左,君必左,無與王遇。且攻其右。”
楊伯峻註:“且作而用。”
唐孟棨《本事詩·徵異》:“賓王亦落髮,遍遊名山,至靈隱,以周歲卒。當時雖敗,且以匡復為名,故人多護脫之。”
唐皇甫枚《三水小牘·王公直》:“王公直雖無殺人之事,且有坑蠶之咎;法或可恕,情在難容。”
18.連詞。與,及。表並列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十六經·前道》:“知此道,地且天,鬼且人。”
《漢書·郊祀誌上》:“漢之聖者,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。”
19.連詞。若,如果。表假設。
《呂氏春秋·知士》:“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,必無今日之患也。”
許維遹集釋:“且字,《齊策》作若,且若義同。”
20.連詞。即使,縱然。表讓步。
唐杜甫《寄岑嘉州》詩:“外江之峽且相接,鬥酒新詩終自疏。”
宋杜安世《胡搗練》詞:“狂風橫雨且相饒,又恐有彩雲迎去。”
21.助詞。用在句首,表示提挈,猶夫。
《墨子·非命中》:“且今天下之士君子,將欲辯是非利害之故,當天有命者,不可不疾非也。”
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:“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,僕所以留者,待吾客與俱。”
章炳麟《革命之道德》:“且道德之為用,非特革命而已,事有易於革命者,而無道德亦不可就。”
22.通“抯”。取,拿。
《老子》:“今捨慈且勇,捨儉且廣,捨後且先,死矣!”王弼註:“且猶取也。”
高亨註:“且,讀為抯。
《方言》十:‘抯,取也。’”
23.姓。
春秋吳有且姚。見《左傳·哀公十二年》。
II
jū
ㄐㄩ
〔《廣韻》子魚切,平魚,精。〕
1.多貌。
《詩·大雅·韓奕》:“籩豆有且,侯氏燕胥。”
鄭玄箋:“且,多貌。”
唐蕭穎士《有竹》詩之六:“有旨者酒,歡其且矣。”
2.恭敬貌。
《詩·周頌·有客》:“有萋有且,敦琢其旅。”
毛傳:“萋且,敬慎貌。”一說,眾盛貌。
馬瑞辰通釋:“萋、且雙聲字,皆以狀從者之盛……且與居同部義近。且且猶言裾裾。”
《荀子》楊倞註:“裾裾,盛服貌。草之盛曰萋萋,服之盛曰裾裾,人之盛曰萋且,其義一也。”
3.猶俱,都。
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夫賢主者。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。”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補遺四》:“秦有侍中、僕射,其初且非官名,惟供奉左右,是其職業。”
宋楊萬裏《大司成顏幾聖率同舍招遊得十絕句》之五:“水月亭前且楊柳,集芳園下儘荷花。”
4.承籍。
《說文·且部》:“且,薦也。”
段玉裁註:“所以承籍進物者。”參見“且字”。
5.助詞,用於句末,猶啊。
《詩·鄭風·蹇裳》:“狂童之狂也且。”
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君子與小人,不繫父母且。”
宋張先《生查子》詞:“休休休便休,美底交他且。”
明唐寅《招辟》:“多樂無悲,魂亟歸且。”
6.用於人名、地名。如《漢書·高帝紀上》有龍且、《地理誌上》有且蘭。
7.通“趄”。
《爾雅·釋天》:“六月為且。”
郝懿行義疏:“且者,次且,行不進也。六月陰漸起,欲遂上,畏陽,猶次且也。”參見“次且”。
8.通“沮”。見“且泄”。
III
z·
ㄗㄨˇ
“祖”的古字。
清阮元《釋且》:“且,古祖字也。古文祖皆且字……小篆始左示作祖,故《說文·示部》:‘祖,始廟也。’今音,祖則古切,且千也切,不知古音古誼正相同也。”
IV
cú
ㄘㄨˊ
〔《集韻》叢租切,平模,從。〕
1.通“徂”。(1)往。
《詩·鄭風·溱洧》:“女曰:‘觀乎!’士曰:‘既且。’”陸德明釋文:“且音徂,往也。”(2)猶存,思念。
《詩·鄭風·出其東門》:“雖則如荼,匪我思且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且音徂,《爾雅》雲:存也。”一說為語助詞。見朱熹集傳。
2.通“粗”。見“且苴”。
阅读:110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