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派

派字的筆畫:9畫;

I

pài

ㄆㄞˋ

〔《廣韻》匹卦切,去卦,滂。〕

1.江河的支流。

南朝齊王屮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淳源上派,澆風下黷。”

唐張喬《宿江叟島居》詩:“數派分潮去,千檣聚月來。”

宋蘇軾《玉津園》詩:“碧水東流還舊派,紫壇南峙表連岡。”

2.泛指江河的流水。

晉應貞《臨丹賦》:“覽丹源之冽泉,眷縣流之清派。”

唐孟遲《發蕙風館遇陰不見九華山有作》詩:“山青水碧千萬丈,奇峰急派何縱橫。”

宋歐陽修《病暑賦》:“披閶闔之清風,飲黃流之巨派。”

清秋瑾《輪船記事》詩之一:“回望渾無岸,洋洋信大觀……萬派潮聲迴,千峰雲際攢。”

3.水分道而流;使水分道而流。

《新唐書·姜師度傳》:“又派洛灌朝邑、河西二縣,閼河以灌通靈陂,收棄地二千頃為上田,置十餘屯。”

宋歐陽修《時論·塞垣》:“今廣信之西有鮑河,中山之北有唐河,盡可開決水勢,修利陂塘,或導自長河之下,金山之北,派於廣信、安肅,達於保塞。”

元陳賡《遊龍祠》詩:“枝流潛行大地底,派作八道如霆奔。”

4.政治立場、學術主張、創作方法或作風、習氣等相同的人形成的小團體或派別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賦自詩出,分歧異派。”

清吳錫麒《解三酲·寄心舟上人》曲:“禪門衣缽詩家派,廬嶽去杼山來。”

孫犁《淡定集·答吳泰昌問》:“我不會狂妄到以我那麽淺薄的作品,這麽一點點成就,就大言不慚地承認有了一個什麽派。”

5.宗族的分支。

《北史·魏諸宗室傳論》:“上谷公等分枝若木,疏派天潢。”

宋梅堯臣《依韻和希深遊大字院》:“夫君康樂裔,顧我子真派。”

6.派遣;委派。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如今把他留下,就該派戴勤去也使得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二:“日本人答應了保護他,在醫院病房的門口和他的住宅的外面都派了憲兵站崗。”
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四七:“市委組織部找她談話,要派她到滬江紗廠擔任公方代表。”

7.區分;分。

《古尊宿語錄·明覺禪師》:“凡聖岐分,悟迷派列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五三回:“餘者派出等第,一分一分的堆在月臺底下。”
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爹娘要是不生我,哥哥們就用不到多派出一分財產來了。”

8.分配,分攤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你們各家照分子派,這事情就舞起來了。”

毛澤東《必須註意經濟工作》:“命令主義地推銷公債,不管群眾瞭解不瞭解,買不買得這樣多,隻是蠻橫地要照自己的數目字去派。”

趙樹理《李有才板話》一:“這些人的名字除了閭長派差派款在條子上開一下以外,別的人很少留意。”

9.指摘。

明劉若愚《酌中誌·累臣自敘略節》:“人臣已去,為甚還派他這樣名色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回:“你倒來替人派我的不是!”巴金《春》五:“大家都這樣講,這樣做,要是你一個人偏偏標新立異,人家就要派你不是了。”

10.氣派;風度。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:“不過,祁先生的辦法也有來歷!英國人都是那麽死板板!他是英國派兒,所以才進了英國府!”

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何爺,別瞧您這個泥瓦匠不濟,名兒起得可真夠派的。”

11.估計,猜想。

吳組緗《金小姐與雪姑娘》:“你還肯來看我?我派你一定不睬我了呢!”

12.量詞。猶片,陣。用於景色,氣象,聲音,言語等。

王安友《協作》:“徐明一聽慶山這派話,那臉色越發紅了。”參見“一派”。

II

ㄆㄚ

見“派司”。

阅读:1541

●派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