暈
簡體暈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暈字筆畫:13畫。
(暈,暈)
I
yùn
ㄩㄣˋ
〔《廣韻》王問切,去問,雲。〕
“暉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煇”。
1.日月周圍的光圈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兩軍相當,日暈。”
南朝陳徐陵《關山月》詩之二:“月出柳城東,微雲掩復通。蒼茫縈白暈,蕭瑟帶長風。”
宋梅堯臣《憶將渡楊子江》詩:“月暈知天風,舟人夜相語。”
許傑《賊》:“月亮的外面,有一個很大很大的暈。”
2.環形花紋或波紋。
宋蘇軾《答李端叔書》:“木有癭,石有暈,犀有通,以取妍於人,皆物之病也。”
宋姚寬《西溪叢語》卷上:“蛤蜊文蛤,皆一潮生一暈。”
《宋史·五行誌二上》:“﹝大中祥符二年﹞果州青居山獻金暈連理芝草。”
3.指靶心。
宋韓琦《宴射》詩:“分朋角勝各記暈。”按,語本北周庾信《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》:“堋雲五色,的暈重圓。”
倪璠註:“的暈謂射侯之中如月暈。”
4.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。
唐韓愈《宿龍宮灘》詩:“夢覺燈生暈,殘宵雨送涼。”
宋蘇軾《墨花》詩:“花心起墨暈,春色散毫端。”
朱自清《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》:“燈光原是紛然的;不過這些燈光都是黃而有暈的,黃已經不能明瞭,再加上了暈,便更不成了。”
5.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擴散開去。
陳登科等《徐悲鴻》第二章三十:“手一鬆,一灘墨落在剛鋪開的宣紙上,暈開了。”
6.(或讀yūn)視覺模糊;昏眩。
唐姚合《閑居》詩:“頭風春飲苦,眼暈夜書多。”
《警世通言·一窟鬼癩道人除怪》:“我起來時少著了件衣裳,被冷風一吹,忽然頭暈倒了。”
老舍《二馬》第三段三:“馬老先生吞了一口布丁,伸著脖子半天沒轉眼珠,似乎是要暈過去。”
7.謂塗抹(顏色)。
五代和凝《宮詞》之九九:“君王朝下未梳頭,長暈殘眉侍鑑樓。”
宋周密《謁金門》詞:“試把翠蛾輕暈,愁薄寶臺鸞鏡。”
元朱庭玉《一枝花·女怨》套曲:“慵鋪翡翠鬟,懶暈胭脂頰。”
8.謂泛起淡紅色。
宋李居仁《水龍吟·白蓮》詞:“酒暈全消,粉痕微漬,色明香瑩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五二回:“這好似醉朱顏,羞暈生;這好似褪紅粧,殘夢醒,。”
9.用以形容俊俏。參見“暈龐兒”。
II
yūn
ㄩㄣ
昏迷。參見“暈厥”、“暈倒”。
阅读:10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