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火

ok8.org > 詞典 > 起火

1.生火;燒火;點火。

《孫子·火攻》:“發火有時,起火有日。”

《晉書·杜預傳》:“﹝杜預﹞又遣牙門管定、周旨、伍巢等率奇兵八百,泛舟夜渡,以襲樂鄉,多張旗幟,起火巴山,出於要害之地,以奪賊心。”

宋陸遊《農家詩》之一:“大布縫袍穩,乾薪起火紅。”

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辯證三·玉樓玉環夜光》:“《輟耕錄》載薄木片染磺起火者為夜光奴。”

劉波泳《秦川兒女》第二部第三二章:“屋裏不起火,冷得跟在冰窟窿裏一個樣樣。”

2.放火。

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“巢焚原燎,變為煨燼”唐張載註:“虎賁中郎將袁術等攻閣,日暮,術等起火燒閣。”

3.失火,發生火災。

《古今小說·羊角哀捨命全交》:“廟中忽然起火,燒做白地。”

茅盾《脫險雜記·劫後拾遺五》:“相去不過十多家門面的一個洋貨鋪子中了一彈,立刻起火。”

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一章:“起火地方即使離他寓所尚遠,也還能夠延燒去的。”

4.冒火;生氣。

鄒韜奮《萍蹤寄語》六二:“看他等得起火的神氣,頗堪發噱。”

蕭軍《八月的鄉村》十一:“最使他難忍耐的就是孫氏弟兄當真的也幹上了。肩頭上每人全掛了步槍,連禿四那毛孩子也一樣……在隊裏不停留的向他打招呼這該是多麽值得起火啊!簡直是侮辱了他!”

5.產生強烈的欲念。

錢鍾書《圍城》一:“蘇小姐覺得鮑小姐赤身露體,傷害及中國國體。那些男學生看得心頭起火,口角流水。”

6.謂陰陽相交,男女相合。

《參同契》下“初冠,婚氣相紐,元年乃芽滋”五代彭曉通義:“天機媾龍虎之形,合夫婦之體,初則全無形質,一如鴻濛混沌之中,既經起火運符,則男女精氣相紐。”

7.起夥。

《天雨花》第一回:“多承小相公前來下顧,還是我老身店中供飯,還是自家起火?”孫犁《白洋澱紀事·村歌一》:“‘俺家開的是起火小店。’雙眉笑了,‘你沒看見那頭那大炕?吃的就從這裏邊賺出來。’”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十七章:“人家誰倒像你小子一樣,領帶人馬、安營下寨、盤鍋頭起火,成個把月在山裏頭割竹子呢?”

8.焰火的一種。

明沈榜《宛署雜記·民風·土俗》:“放煙火,用生鐵粉雜硝、磺、灰等為玩具,其名不一,有聲者,曰響炮,高起者,曰起火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五三回:“一夜人聲雜沓,語笑喧闐,爆竹起火,絡繹不絕。”

趙樹理《登記》一:“艾艾可隻看放花炮起火。”

阅读:983

●起火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