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旒

旒字的筆畫:13畫;

liú

ㄌ〡ㄡˊ

〔《廣韻》力求切,平尤,來。〕

亦作“斿”。

1.旌旗懸垂的飾物。

《詩·商頌·長髮》:“受小球大球,為下國綴旒。”

鄭玄箋:“旒,旌旗之垂者也。”

《禮記·明堂位》:“旂,十有二旒。”

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建辰旒之太常,紛焱悠以容裔。”

薛綜註:“辰謂日、月、星也,畫之於旌旗,垂十二旒,名曰太常。”

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頃者天下多難,國命如旒,則我建國之業將墜於地。”

2.泛指旌旗。

隋蕭愨《上之回》詩:“朔路傳清警,邊風卷畫旒。”參見“旒旗”、“旒旐”。

3.冕冠前後懸垂的玉串。
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天子玉藻,十有二旒。”

《孔子家語·入官》:“古者聖主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也。”

唐韓愈《苦寒》詩:“褰旒去耳纊,調和進梅鹽。”
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設朝》:“吾怎忍垂旒正冕,受賀當陽?”

阅读:1339

●旒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