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
共字的筆畫:6畫;
I
gòng
ㄍㄨㄥˋ
〔《廣韻》渠用切,去用,群。〕
1.同用;共同具有或承受。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願車馬,衣輕裘,與朋友共,敝之而無憾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三年之喪,齊疏之服,饘粥之食,自天子達於庶人,三代共之。”
《資治通鑒·漢獻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。”
何其芳《我好像聽見了波濤的呼嘯》詩:“看我們六萬萬人多麽親密地患難與共,幸福與同!”如:同甘共苦;休戚與共。
2.副詞。皆,共同,一起。
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少事長,賤事貴,共帥時。”
鄭玄註:“共,猶皆也。帥,循也。時,是也。禮皆如此也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代白頭吟》:“古來共如此,非君獨撫膺。”
唐韓愈《秋懷詩》之二:“白露下百草,蕭蘭共雕悴。”如:同舟共濟;和平共處;共鳴。
3.副詞。甚;深。
南朝齊謝朓《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》詩:“文物共葳蕤,聲明且蔥蒨。”
唐白居易《潯陽秋懷贈許明府》詩:“共思除醉外,無計奈愁何。”參閱張相《詩詞曲語辭匯釋·共》。
4.總共。
《水滸傳》第二三回:“前後共吃了十五碗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錢秀才錯占鳳凰儔》:“﹝顏俊﹞又撥兩個安童伏侍,連前番跟去的小乙,共是三人。”
毛澤東《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》:“我軍如能於今後數月內,再殲其四十至五十個旅,連前共達一百個旅左右,則軍事形勢必將發生重大的變化。”
5.介詞。表示涉及的對象。猶同;跟。
北魏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永寧寺》:“榮即共穆結異姓兄弟。
穆年大,榮兄事之。”
南唐張泌《河傳》詞:“斜陽似共春光語。”
魯迅《熱風·隨感錄四十》:“我有兄弟姊妹,幼時共我玩耍,長來同我切磋,待我很好。”
6.連詞。表示並列。猶和;與。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二:“到此怎惜我貞共孝,多被賊人控持了。”
元鄧玉賓《粉蝶兒》套曲:“若是更損賢良,欺忠孝……隻爭箇遲共早,終須報。”
清李漁《蜃中樓·寄書》:“他也曾撥琵琶細訴昭君怨,道是胡人惡潔,喜的是腥共羶。”
7.共產黨的簡稱。如:中共中央;國共合作。
II
g·ng
ㄍㄨㄥˇ
〔《集韻》古勇切,上腫,見。〕
通“拱”。
1.拱手,兩手在胸前相合,表示恭敬。
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:“司正實觶,降自西階。階閒北面坐奠觶退,共少立。”
鄭玄註:“共,拱手也。”
《論語·鄉黨》:“子路共之。”參見“共手”。
2.環繞。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”
朱熹集註:“言眾星四面旋繞而歸向之也。”
3.法。
《詩·商頌·長髮》:“受小球大球,為下國綴旒……受小共大共,為下國駿厖。”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毛詩下》:“毛傳曰:球,玉也。共,法也。
引之謹案:球、共皆法也。球讀為捄,共讀為拱。
《廣雅》曰:拱、捄,法也……《詩》共字古本或作拱。”
III
gōng
ㄍㄨㄥ
〔《廣韻》九容切,平鍾,見。〕
1.通“供”。供給;供應;供奉。
《周禮·夏官·羊人》:“共其羊牲。”
鄭玄註:“共,猶給也。”
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。”
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共酒食,具資用。”
2.通“供”。供職,奉職。
宋王安石《施遜可大理寺丞制誥》:“爾共其職事,在法當遷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元仁宗延祐七年》:“卿等不必言,其各共乃事。”
《清史稿·太宗紀二》:“爾諸臣宜同心匡輔,各共厥職。”
3.通“恭”。恭敬。
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共、子孝,內平外成。”
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共承嘉惠兮,俟罪長沙。”
南朝梁元帝《金樓子·興王》:“戊午,師渡盟津,諸侯鹹會,共行天罰。”
清姚鼐《內閣學士張公墓誌銘》:“取士,國重典也,敢忘共乎?”清魏源《默觚上·學篇十一》:“是以君令臣必共,父命子必宗,夫唱婦必從。”
4.古國名。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。
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密人不恭,敢距大邦,侵阮徂共。”
5.古國名。在今河南省輝縣,西周時為共伯封國,後為衛邑。
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:“大叔出奔共。”
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:“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。”
6.謚號。
《左傳·襄公十三年》:“赫赫楚國,而君臨之,撫有蠻夷,奄征南海,以屬諸夏,而知其過,可不謂共乎?請謚之‘共’。”
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猛足言於狐突曰:‘……申生受賜,以至於死,雖死何悔!’是以諡為共君。”
韋昭註:“諡法,既過能改曰共。”
7.姓。
春秋時有共華。見《左傳·僖公十年》。
IV
hóng
ㄏㄨㄥˊ
〔《集韻》胡公切,平東,匣。〕
通“洪”。
大。
清馮桂芬《崇節儉議》:“儉,德之共也;奢,惡之大也。從古無以奢昌而儉敗者。”參見“共德”。
阅读:166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