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亭
(鄉亭,鄉亭)
1.鄉中公舍。
漢制,百戶為一裏,十裏一亭,十亭一鄉,每亭設公舍一間,供行人止息。
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:“繕鄉亭,浚溝渠。”
漢王充《論衡·詰術》:“民間之宅,與鄉亭比屋相屬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<齊民要術>序》:“躬勸農桑,出入阡陌,止舍鄉亭,稀有安居。”
《隋書·食貨誌》:“宮觀鞠為茂草,鄉亭絕其煙火。”
2.爵名。
漢制列侯大者食縣,小者食鄉、亭。
《後漢書·丁鴻傳》:“昔孫叔敖敕其子,受封必求墝埆之地,今綝能薄功微,得鄉亭厚矣。”
清吳偉業《思陵長公主輓詩》:“湯沐鄉亭秩,家門殿省郎。”
3.猶鄉裏,同鄉的人。
唐楊炯《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州府狀聞,鄉亭頌德。”
清曾國藩《劉母譚孺人墓誌銘》:“廣賚窮民,鄉亭大悅。”
阅读:12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