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羅

ok8.org > 詞典 > 多羅

(多羅,多羅)

1.梵文Pattra的譯音。亦譯作“貝多羅”。樹名。即貝多樹。形如棕櫚,葉長稠密,久雨無漏。其葉可供書寫,稱貝葉。

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恭建那補羅國》:“城北不遠有多羅樹林,周三十餘裏。其葉長廣,其色光潤,諸國書寫,莫不採用。”

唐杜甫《山寺》詩:“吾知多羅樹,卻倚蓮花臺。”參閱《翻譯名義集·林木》。

2.食器。

3.脂粉盒。

《太平禦覽》卷七一七引南朝宋何承天《纂文》曰:“多羅,粉器。”

清王士禛《秦淮雜詩》之十六:“玉窗清曉拂多羅,處處憑欄更踏歌。盡日凝妝明鏡裏;水晶簾影映橫波。”也用作脂粉的代稱。

唐顧甄遠《惆悵詩》之七:“若為多羅年少死,始甘人道有風情。”多羅年少,指傅粉人。

4.魯莽。

元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三摺:“我可也千不合,萬不合,一時間做事忒多羅。”

5.滿語美稱,加在爵位的前面。如“多羅郡王”、“多羅貝勒”;又稱郡王、貝勒的女兒為“多羅格格”。

阅读:1266

●多羅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