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貊

貊字的筆畫:13畫;

ㄇㄛˋ

〔《廣韻》莫白切,入陌,明。〕

亦作“貉”。

1.北方古國名。

《詩·大雅·韓奕》:“王錫韓侯,其追其貊,奄受北國,因以其伯。”

毛傳:“追貊,戎狄國也。”

《山海經·海內西經》:“貊國在漢水東北,地近於燕,滅之。”

郭璞註:“今扶餘國,即濊貊故地,在長城北,去玄菟千裏,出名馬、赤玉、貂皮,大珠如酸棗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東夷傳·高句驪》:“句驪一名貊,有別種,依小水為居,因名曰小水貊。”

《隋書·東夷傳·百濟》:“百濟自西行三日,至貊國雲。”

2.古代北方部族。

《書·武成》:“華夏蠻貊,罔不率俾。”

晉張協《七命》:“若乃華裔之夷,流荒之貊,語不傳於輶軒,地不被乎正朔。”

3.清靜。

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維此王季,帝度其心。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。”

毛傳:“貊,靜也。”

朱熹集傳:“貊……謂其莫然清靜也。”

4.通“貘”。獸名。

《後漢書·西南夷傳·哀牢》:“出銅、鐵、鉛、錫、金、銀……犀、象、猩猩、貊獸。”

李賢註:“《南中八郡誌》曰:‘貊大如驢,狀頗似熊。多力,食鐵,所觸無不拉。’《廣誌》曰:‘貊色蒼白,其皮溫煖。’”參見“貘”。

5.參見“貊頭”。

阅读:961

●貊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