衩
衩字的筆畫:8畫;
I
chà
ㄔㄚˋ
〔《廣韻》楚懈切,去卦,初。〕
亦作“紁”。
1.衣裙兩側開口的地方。俗稱衩口。
《玉篇·衣部》:“衩,衣衩。”
沈從文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·唐代農民》:“開骻即指衣旁下腳開衩至骻骨邊而言。”
2.借指腰包。
清李漁《奈何天·助邊》:“怕的是出私囊復入私人衩,隻為他愛便宜瘠國肥家。”
3.纏夾。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三:“夫人可來夾衩,剛強與張生說話。”
4.奇異。
《敦煌變文集·太子成道經》:“九龍吐水早是衩,千輪足下瑞蓮開。”
蔣禮鴻通釋:“就很多卷子作‘叉’、‘衩’而論,‘叉’、‘衩’和‘差’聲韻相同,應是一個詞的三種不同寫法,‘叉夢’、‘衩夢’就是奇夢,九龍吐水也是奇事。”
II
ch·
ㄔㄚˇ
亦作“紁”。
1.褲衩,即短褲。如:三角褲衩。如:所有刨冰的人們都沒有皮衩。
2.泛指褲子。
阅读:10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