殤
簡體殤字的筆畫:9畫;繁體殤字筆畫:15畫。
(殤,殤)
shāng
ㄕㄤ
〔《廣韻》式羊切,平陽,書。〕
1.未至成年而死。
《儀禮·喪服》:“子女子子之長殤中殤。”
鄭玄註:“殤者,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殤者。”
《逸周書·謚法》:“短折不成曰殤,未家短折曰殤。”
朱右曾校釋引《喪服傳》:“十九至十六為長殤,十五至十二為中殤,十一至八歲為下殤。”
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孔子曰:‘能執幹戈以衛社稷,可無殤也。’”晉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:“固知一死生為虛誕,齊彭殤為妄作。”
2.指未成年而死的人。
清譚嗣同《鄧貞女詩並狀》:“禮所未備義之敷,嫁殤之禁胡為?”
3.謂非正常死亡。
《文選·謝瞻〈張子房詩〉》:“力政吞九鼎,苛慝暴三殤。”
李周翰註:“橫死曰殤。”
魯迅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故不爭之民,其遭遇戰事,常較好爭之民多,而畏死之民,其苓落殤亡,亦視強項敢死之民眾。”
4.指戰死者。
唐陳子昂《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》:“將士同心,誓雪孟明之恥;殤魂共憤,思亢杜回之讎。”參見“國殤”。
阅读:105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