逼
逼字的筆畫:12畫;
bī
ㄅ〡
〔《廣韻》彼側切,入職,幫。〕
1.迫近。
《尉繚子·攻權》:“男女數重,各逼地形而攻要塞。”
唐羅隱《中元夜泊淮口》詩:“秋涼霧露侵燈下,夜靜魚龍逼岸行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昨見邸抄,流寇連敗官兵,漸逼京師。”
2.逼迫;威脅。
《韓非子·揚權》:“木枝外拒,將逼主處。”
晉陸機《辨亡論下》:“推誠信士,不恤人之我欺;量能授器,不患權之我逼。”
明馮夢龍《智囊補·術智部·楊倭漆》:“達惡其逼,令邏卒摭其陰私,欲致於死。”
毛澤東《漁家傲·反第二次大圍剿》詞:“槍林逼,飛將軍自重霄入。”
3.驅逐。
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而居堯之宮,逼堯之子,是篡也,非天與也。”
孫奭疏:“逼逐堯之子。”
《大唐秦王詞話》第九回:“官吏軍民之家,但有逼鼠之獸,不許留藏,盡數納官,交倉降鼠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六回:“這貓逼鼠是不必說的;但有這貓的去處,周圍十裏之內,老鼠去的遠遠的。”
4.強迫索取。
清曹溶《憫荒》詩之二:“無乃吏政苛,聊欲避所逼。”
賀敬之丁毅等《白毛女》第二幕第三場:“大春和大鎖因為東家逼的要帳逼得緊,他倆把穆仁智打了。”
5.狹窄。
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“於是人稠網密,地逼勢脅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文行》:“若夫翰跡韻略之廣逼,屬辭比義之妍媸,源流至到之修短,韞藉汲引之深淺,其懸絕也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粵西遊日記二》:“初入,覺峽逼無奇。”
6.緊迫;急迫。
晉潘嶽《馬汧督誄》:“固守孤城,危逼獲濟。”
《梁書·王亮傳》:“﹝王亮﹞勢危事逼,自相吞噬。”
宋王明清《摭青雜說》:“紹興辛巳冬,北人南侵,朝廷遣大軍屯淮東,以遏其沖,其勢漸逼。”
7.指經濟不寬裕;拮據。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六:“蓋上饒奢,下儉逼。”
8.近似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·寺塔記下》:“軫與吳道玄同時,吳以其藝逼己,募人殺之。”
宋沈遼《翰林唐公祠堂記》:“所為文章,論乃似賈長沙,下筆逼隱陽率更,皆其所喜者。”
清馮班《鈍吟雜錄·日記》:“坡公少年書《圓覺經》小楷,直逼季海。”
9.侵襲。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三:“﹝晁之道﹞晚乃以盛冬伏石上書丹,為石冷所逼,得陰毒傷寒而死。”
丁玲《韋護》第一章三:“但瞌睡終逼了來。”
10.抑止;壓下去。
巴金《春》九:“沈氏的聲音有些破啞了。但是她還逼著嗓子直叫。”
11.程度深;極。參見“逼新”。
12.粒。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窮訪蜀士,呼粒為逼,時莫之解。吾雲:‘《三蒼》、《說文》,此字白下為匕,皆訓粒,《通俗文》音方力反。’眾皆歡悟。”
13.用火烘乾。
南朝宋《雷公炮炙論·礬石》:“置研了白礬於瓶內,用五方草、紫背天葵自然汁各一鎰,旋旋添白礬於火中逼,令藥汁乾。”
元郝經《狼墻嘆》:“東日曬透西日炙,周興鐵甕熾火逼。”
明顧起元《客座贅語·禦筆藥方》:“大草烏二兩,入灰火內逼烈,取出用布袋打去皮尖。”
14.用同“潷”。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,把液體倒出來。
《黃繡球》第七回:“﹝黃通理﹞命他孩子們捧一個西瓜出來,交與黃繡球,逼些瓜汁來飲。”
阅读:216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