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陵

陵字的筆畫:10畫;

líng

ㄌ〡ㄥˊ

〔《廣韻》力膺切,平蒸,來。〕

1.大土山。

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山如阜,如岡如陵。”

毛傳:“大阜曰陵。”

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“其植物則玄林包竹,藩陵蔽京。”

李賢註引《爾雅》:“大阜曰陵。”

唐韓愈《詠雪贈張籍》:“岸類長蛇攪,陵猶巨象豗。”

2.山頭。

《樂府詩集·鼓吹曲辭一·上邪》:“山無陵,江水為竭。冬雷震震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與君絕。”

3.隆起處。參見“陵居”。

4.墳墓;墓地。

《國語·齊語》:“昔者,聖王之治天下也,參其國而伍其鄙,定民之居,成民之事,陵為之終。”

韋昭註:“以為葬地。”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渭水三》:“秦名天子冢曰山,漢曰陵,故通曰山陵矣。”

唐韓愈《大行皇太後輓歌詞》之三:“隻有朝陵日,粧奩一暫開。”

錢仲聯集釋引方世舉曰:“《後漢書·陰皇後紀》:‘明帝謁原陵,從席前伏禦床,見太後鏡奩中物,感動悲涕,令易脂澤裝具。’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中間坐著一個看陵的太監,穿著蟒袍。”如:烈士陵。

5.登上;上升。

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齊侯親鼓,士陵城。三日,取龍。”
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陵重巘,獵昆駼。”

薛綜註:“陵,猶升也。”

宋司馬光《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感遇》:“誌陵青霞端,欲飲天漢津。”

6.超越;越過。

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不陵節而施之謂孫,相觀而善之謂之摩。”

孔穎達疏:“陵,猶越也。”

漢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自以兵強國富,勢陵京城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經通谷,陵景山。”

7.馳奔。

《玉篇·阜部》:“陵,馳也。”參見“陵縱”。

8.淩駕。

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篳門閨竇之人而皆陵其上,其難為上矣!”

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﹝寧成﹞好氣,為人小吏,必陵其長吏。”

《後漢書·荀悅傳》:“以陰乘陽違天,以婦陵夫違人。”

9.侵犯;欺侮。

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在上位,不陵下;在下位,不援上。”

唐陳子昂《為喬補闕論突厥表》:“單於桀驁,益陵漢家。”

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雖兜牟深隱其面,威武若不可陵,而幹祿之色,因灼然現於外矣!”

10.淩亂。

《莊子·漁父》:“官治其職,人憂其事,乃無所陵。”

成玄英疏:“陵,亦亂也……是以百官各司其職,庶人自憂其務,不相陵亂。”

11.衰敗;衰落。

《後漢書·儒林傳論》:“自桓靈之閒,君道秕僻,朝綱日陵,國隙屢啟。”

李賢註:“陵,陵遲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儒林傳贊》:“斯文未陵,亦各有承。”

李賢註:“言斯文未陵遲,故學者分門,各自承襲其家業也。”

章炳麟《訄書·訂文》:“埃及小亞細亞之法,自祠廟宮寢而外,不得畫壁,其名器愈陵。”

12.暴烈。

《尉繚子·攻權》:“將無修容,卒無常試,發攻必衄;是謂疾陵之兵,無足與鬥。”

清林則徐《復議團練水勇情形摺》:“平日勤加操練,漸以化其囂陵。”

13.戰慄貌。

漢劉向《說苑·善說》:“夫登高臨危而目不眴而足不陵者,此工匠之勇悍也。”

14.嚴密;嚴峻。

《荀子·致士》:“凡節奏欲陵,而生民欲寬;節奏陵而文,生民寬而安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五》:“陵,謂嚴密也,故與寬相反。

《富國篇》曰:‘其於貨財取與計數也,寬饒簡易;其於禮義節奏也,陵謹盡察。’‘陵謹’與‘寬繞’亦相反,‘節奏陵謹’即此所雲‘節奏欲陵’也。”

15.磨礪。

《荀子·君道》:“城郭不待飾而固,兵刃不待陵而勁。”

王先謙集解:“陵,謂厲兵刃也。”

16.通“淩”。參見“陵室”。

17.古地名。

秦縣名。在今江蘇省宿遷市東南。

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陳王初立時,陵人秦嘉……徐人丁疾等皆特起。”

裴駰集解:“《地理誌》泗水國有陵縣也。”

18.古地名。

元州名,明為縣。在今山東省陵縣。

清查繼佐《罪惟錄·地理誌》:“陵,元州,屬河間,明降縣,後治德州故城。”

阅读:2189

●陵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