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潤

簡體潤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潤字筆畫:15畫。

(潤,潤)

rùn

ㄖㄨㄣˋ

〔《廣韻》如順切,去稕,日。〕

1.滋潤;使潤濕。

《易·說卦》:“風以散之,雨以潤之。”

南朝宋鮑照《學陶彭澤體》詩:“秋風七八月,清露潤綺羅。”

宋王安石《〈洪範〉傳》:“故水潤而火炎,水下而火上。”

《當代》1981年第2期:“雨水,把陳列館門前的槐樹花蕾的香氣潤過來,淡淡的。”

2.潮濕。
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山雲蒸,柱礎潤。”

宋梅堯臣《夏侯彥濟武陟主簿》詩:“寒先太行近,潤接大河卑。”

《清史稿·河渠誌四》:“伊犁土田肥潤,可耕之地甚多。”

3.細膩光滑。

《荀子·勸學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潤,淵生珠而崖不枯。”

老舍《離婚》第九:“她的頭梳得特別的光,唇上還抹了點胭脂,粉也勻得很潤。”

4.雨水;水。

《後漢書·鍾離意傳》:“而比日密雲,遂無大潤。”

唐羊士諤《城隍廟賽雨》詩之二:“積潤通千裏,推誠奠一卮。”
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記文》:“天香滿袖,染湘水之清霜;雲液盈盤,挹洞庭之餘潤。”

5.恩澤。

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:“堯治天下,政教平,德潤洽。”

《晉書·應詹傳》:“拯我塗炭,惠隆丘阜,潤同江海,恩猶父母。”

清李漁《蜃中樓·獻壽》:“多謝你至德庇天倫,使俺枯骨沾餘潤。”

6.惠及;加惠。

《漢書·路溫舒傳》:“故桓文扶微興壞,尊文武之業,澤加百姓,功潤諸侯。”

元姚守中《粉蝶兒·牛訴冤》套曲:“他道我潤國於民,受千辛萬苦。”

清薛福成《籌洋芻議·商政》:“中國多出一分之貨,則外洋少獲一分之利,而吾民得自食一分之力。奪外利以潤吾民,無踰於此者矣。”

7.和潤;溫潤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故平子得其雅,叔夜含其潤。”

明宋濂《送李生序》:“煇然而溫,栗然而潤,人雖賤之,吾必以為良玉矣。”

8.教化;熏陶。

唐杜荀鶴《讀友人詩》詩:“名應高日月,道可潤公卿。”

《新唐書·朱敬則傳》:“天下已平,故可易之以寬簡,潤之以淳和。”

9.修飾,加工。
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中》:“其餘放言不倫,疑出後人所附,潤為雜篇。”
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四》:“出西門,見門內有新潤之房,頗麗。”

清陳鱣《對策》卷四:“範《書》陳《誌》兩著列傳者何篇?《南史》《北史》刪潤列朝者安在?”

10.財物;好處。

明張煌言《答曹雲林監軍書》:“徐兄適會弟於阮途,勿克稍為分潤,何梁伯鸞偏遇範萊蕪乎?”清鄒弢《三借廬筆談·書畫格》:“近日市井兒,初學書畫,尚未入門,便刻仿帖取潤。”

郭沫若《橄欖·漂流三部曲》:“將來的薪水還可望增加,薪水之外還可以弄些外潤。”

11.謂豐厚,充實。

清李漁《慎鸞交·贈妓》:“我囊非潤,不過貧兒見義思強奮,顧不得將來貽困。”

12.書法用語。指神韻飽滿。

唐竇臮《述書賦下》:“李將軍世稱高絕,淵微已過;薛少保時許美潤,合極不如。”

竇蒙釋:“潤,旨趣調暢曰潤。”

13.水名。

淮河的支流。發源於安徽省臨泉縣,經潁上縣西南,於潤河集入淮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淮水》:“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……逕汝陰縣東,逕荊亭北而東入淮。”

阅读:1611

●潤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