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臯

簡體臯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臯字筆畫:12畫。

I

gāo

ㄍㄠ

〔《廣韻》古勞切,平豪,見。〕

1.沼澤。

《詩·小雅·鶴鳴》:“鶴鳴於九臯,聲聞於野。”

毛傳:“臯,澤也。”

《晉書·文苑傳·趙至》:“徘徊九臯之內,慷慨重阜之顛,進無所由,退無所據。”

2.岸;水邊地。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步余馬於蘭臯兮,馳椒丘且焉止息。”

王逸註:“澤曲曰臯。”一本作“臯”。

《楚辭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朝馳余馬兮江臯,夕濟兮西澨。”

《漢書·賈山傳》:“江臯河瀕,雖有惡種,無不猥大。”

顏師古註引李奇曰:“臯,水邊淤地也。”

三國魏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序:“雲行雨步,超越九江之臯。”

郭沫若《題畫贈朝鮮同誌》詩:“瞬時馳騁漢江臯,輸送東風入南鄙。”

3.水田。

《文選·潘嶽〈秋興賦〉》:“耕東臯之沃壤兮,輸黍稷之餘稅。”

李善註:“水田曰臯。”

4.緩慢而拖長的呼喚聲。

《禮記·禮運》:“及其死也,升屋而號,告曰:‘臯某復!’”孔穎達疏:“臯,引聲之言。”

黃侃《經傳釋詞箋識》卷五:“臯,發語之長聲也。臯,號之借。”一說,語首助詞,無義。參閱楊樹達《詞詮》。

5.見“臯臯”。

6.見“臯牢”。

7.見“臯比”。

8.通“鼛”。大鼓。

9.通“高”。
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望其壙,臯如也。”

梁啟雄釋引郝懿行曰:“臯,猶高也。”參見“臯門”。

10.農曆五月的別稱。

《爾雅·釋天》:“五月為臯。”

11.姓。

漢有臯伯通。見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梁鴻》。

II

háo

ㄏㄠˊ

〔《集韻》乎刀切,平豪,匣。〕

通“嗥”。

號呼;呼告。

王闓運《〈桂陽州誌〉序》:“維州興作,官營其初。民力衍裕,多臯工徒。”

臯字的筆畫是:12畫

阅读:1007

●臯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