鋌而走險
【成語】:鋌而走險
【拼音】:tǐng ér zǒu xiǎn
【解釋】:鋌:急走的樣子;走險:奔赴險處。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。
【出處】:《左傳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國之事大國也,德則其人也,不德則其鹿也,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?”
【示例】:碰了荒年,也少不了這班人,不然,鬧出那~的,更是不得了了。 ★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五回
【近義詞】:見義勇為、孤註一擲
【反義詞】:畏縮不前
【歇後語】:大肚子踩鋼絲;鼻梁骨上推車子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指冒險
【英文】:neck or/of nothing
【日文】:やむをえず一(いち)か八(ばち)かの行動(こうどう)に出(で)る
【法文】:affronter hardiment le péril
【成語故事】:春秋時期,晉靈公為擴大實力爭當霸主,在扈地會合諸侯,他不願與小國鄭穆公見面,懷疑他對付自己。為緩和矛盾,鄭國執政大夫子家給晉國執政大夫趙盾寫信,信中表示願意友好,國與國之間得以禮相待,而沒必要造成雙方鋌而走險去打仗
(鋌而走險,鋌而走險)
指因無路可走而采取冒險行動。
阅读:18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