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遙
(逍遙,逍遙)
亦作“逍搖”。
1.徜徉;緩步行走貌。
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“去終古之所居兮,今逍遙而來東。”
姜亮夫校註:“逍遙即遊之義。”
《文選·司馬相如<長門賦>》:“夫何一佳人兮,步逍遙以自虞。”
劉良註:“逍遙,行貌。”
《南史·袁粲傳》:“家居負郭,每杖策逍遙,當其意得,悠然忘反。”
楊朔《孤兒行》:“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遙,忽然有隻小手拉住我的衣角,眉開眼笑地仰著小臉蛋兒。”
2.優遊自得;安閑自在。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仿徨乎無為其側,逍遙乎寢臥其下。”
成玄英疏:“逍遙,自得之稱。”
《後漢書·逸民傳·梁鴻》:“聊逍搖兮遨嬉,纘仲尼兮周流。”
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官稅早輸,逍遙散誕。”
《白雪遺音·八角鼓·遊學》:“遊學訪道,快樂逍遙,名利二字盡皆拋。”
理由《中年頌》:“婚後的生活很逍遙。”
3.徬徨;徘徊不進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欲遠集而無所止兮,聊浮遊以逍遙。”
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子路死於衛。
孔子病,子貢請見。
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,曰:‘賜,汝來何其晚也?’”南朝梁殷蕓《小說·周六國前漢人》:“仲尼聘楚,為令尹子西所譖,欲如吳未定,逍遙此境。”
《資治通鑒·晉海西公太和四年》:“﹝桓溫﹞驕而恃眾,怯於應變,大眾深入,值可乘之會,反更逍遙中流,不出赴利,欲望持久,坐取全勝。”
4.斟酌;玩味。
三國魏曹丕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既玅思六經,逍遙百氏。”
《南史·張充傳》:“時復引軸以自娛,逍遙乎前史。”
阅读:10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