鐔
簡體鐔字的筆畫:17畫;繁體鐔字筆畫:20畫。
(鐔,鐔)
xín
ㄒ〡ㄣˊ
〔《廣韻》徐林切,平侵,邪。〕
〔《廣韻》徒含切,平覃,定。〕
〔《廣韻》餘針切,平侵,以。〕
1.劍柄末端的突起部分,狀如蕈類,中空,上有孔,吹而有聲。也稱劍首、劍珥、劍鼻。
《莊子·說劍》:“天子之劍,以燕谿石城為鋒,齊岱為鍔,晉魏為脊,周宋為鐔,韓魏為夾。”
2.指刀、劍之柄與刀、劍之身連接處的兩旁突出部分。
《急就篇》卷三:“鈒戟鈹鎔劍鐔鍭。”
顏師古註:“鐔,劍刃之本入把者也。”
唐陸龜蒙《京口與友生話別》詩:“碧玉雕琴薦,黃金飾劍鐔。”
宋梅堯臣《讀裴如晦〈萬裏集〉書其後》詩:“古溪蠻鐵刀,出冢土花澀。誰將飾以玉,鐔上光熠熠。”
3.因喻險要地勢。
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底柱輟流,鐔以大岯。”
李善註:“言大岯之險同乎劍口也。”
4.古代兵器,形似劍而小。
《漢書·韓延壽傳》:“延壽又取官銅物,候月蝕鑄作刀劍鉤鐔,放效尚方事。”
顏師古註:“鐔,似劍而小狹。”
馬小進《廣州光復與周劍公》詩:“千行憂國淚,五夜扣鐔時。”
5.姓。
東漢有鐔顯。見《後漢書·循吏傳》。
阅读:13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