嫉
嫉字的筆畫:13畫;
jí
ㄐ〡ˊ
〔《廣韻》秦悉切,入質,從。〕
〔《廣韻》疾二切,去至,從。〕
1.妒忌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眾女嫉余之蛾眉兮,謠諑謂余以善淫。”
漢鄒陽《獄中上書自明》:“故女無美惡,入宮見妒;士無賢不肖,入朝見嫉。”
《舊唐書·皇甫鎛傳》:“裴度有用兵伐叛之功,鎛心嫉之,與宰相李逢吉、令狐楚合勢擠度出鎮太原。”
清惲敬《雄雉說》:“忮求生媢,媢生嫉,嫉生讒。”
2.憎惡,痛恨。
《逸周書·時訓》:“小雪之日……天氣不上騰,地氣不下降,君臣相嫉。”
朱右曾校釋:“嫉,惡也。”
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荀卿嫉濁世之政,亡國亂君相屬。”
唐韓愈《復誌賦》:“嫉貪佞之洿濁兮,曰吾其既勞而後食。”
清獨逸窩退士《笑笑錄·信物一角》:“司馬溫公薨時,程頤以臆說斂加封角狀,東坡嫉其怪妄。”
阅读:16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