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水馬龍
【成語】:車水馬龍
【拼音】:chē shuǐ mǎ lóng
【解釋】:車象流水,馬象遊龍。形容來往車馬很多,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。
【出處】:《後漢書·明德馬皇後紀》:“前過濯龍門上,見外家問起居者,車如流水,馬如遊龍。”
【示例】:花天酒地,鬧個不休,~,日無暇晷。 ★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回
【近義詞】:門庭若市、絡繹不絕
【反義詞】:門可羅雀、門庭冷落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繁華熱鬧的景象
【英文】:heavy traffic
【日文】:車馬(しゃば)の往來の盛(さか)んなさま
【法文】:files ininterrompues de voitures
【俄文】:болышóе оживлéние
【成語故事】:東漢章帝劉炟即位後,封其父王明帝劉莊的皇後馬氏為太後。馬太後親自撰寫《顯宗起居註》,絲毫不提及父親馬援及兄長馬防的功勞,還要章帝不要聽信大臣的給馬家封侯的建議,說:“我回家看他們門前車水馬龍的,不能再封了。”
《後漢書·皇後紀上·明德馬皇後》“前過濯龍門上,見外家問起居者,車如流水,馬如遊龍。”後以“車水馬龍”形容車馬往來不絕,繁華熱鬧的景象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回:“花天酒地,鬧個不休,車水馬龍,日無暇晷。”
魯迅《故事新編·理水》:“這一天真是車水馬龍,不到黃昏時候,主客就全部都到齊了。”
阅读:19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