堡
堡字的筆畫:12畫;
I
b·o
ㄅㄠˇ
〔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皓,幫。〕
“保”的今字。
1.土石築的小城;堡壘。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。”
《後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時三輔大飢,人相食,城郭皆空,白骨蔽野,遺人往往聚為營保,各堅守不下。”
《晉書·苻登載記》:“堅中壘將軍徐嵩、屯騎校尉胡空各聚眾五千,據險築堡以自固。”
清薛福成《書金寶玗團練禦賊事》:“古於用兵扼要設守之處,大者曰城,小者曰堡、曰戍,又曰圍。”
2.修築堡壘。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七:“團其丁壯,而碉其要害,十餘碉則堡之。”
II
b·
ㄅㄨˇ
〔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皓,幫。〕
1.堡子。有圍墻的村鎮。
《西遊記》第二七回:“可憐西方路甚是寂寞,更無莊堡人家。”
清顧炎武《與王山史書》:“定於觀北三泉之右,擇平敞之地,二水合流之所,建立一堡,止用地四五畝,繚以周垣,引泉環之,並通流堂下。”
2.用於地名。
陝西有吳堡;河北有柴溝堡。
III
pù
ㄆㄨˋ
〔《廣韻》博抱切,上皓,幫。〕
1.用於地名。如:二十裏堡;十裏堡。
2.有的地區也寫做“鋪”。
《正字通·土部》:“今邊隅有哨堡,堡轉音普。”
阅读:13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