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麗
(高麗,高麗)
1.高超華美。
《戰國策·宋衛策》:“人生之所行,與死之心異。始君之所行於世者,食高麗也;所用者,紲錯、挐薄也。群臣盡以為君輕國而好高麗,必無與君言國事者。”
姚宏註:“食,用也。麗,美也。諸所行為者,務用高美觀目而已,不務用德也。”
《南史·謝惠連傳》:“又為《雪賦》,以高麗見奇。”
《隋書·經籍誌四》:“蓋以原(屈原)楚人也,謂之《楚辭》。然其氣質高麗,雅致清遠,後之文人,鹹不能逮。”
宋葉適《故大宗丞兼權度支郎官高公墓誌銘》:“學通古今,暗記《左傳》、《漢書》,引筆高麗。”
2.頎長而美麗的人。
元楊顯之《酷寒亭》第三摺:“又無那胖高麗去往來迎,又無那小扒頭濃裝豔裹。”
3.朝鮮歷史上的王朝(公元918-1392年)。我國習慣上多沿用來指稱朝鮮或關於朝鮮的物產。如:高麗紙、高麗參。
阅读:121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