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
簡體郵字的筆畫:7畫;繁體郵字筆畫:10畫。
(郵,郵)
yóu
〡ㄡˊ
〔《廣韻》羽求切,平尤,雲。〕
1.驛站。古時設在沿途,供出巡的官員、傳送文書的小吏和旅客歇宿的館舍。馬傳曰置,步傳曰郵。
《孟子·公孫醜上》:“孔子曰:‘德之流行,速於置郵而傳命。’”孫奭疏:“郵,驛名。”
唐韓愈《請上尊號表》:“置郵傳命,未足以諭,以非常之功,襲尋常之號。”
清魏源《子午谷行》:“承平鳥道成坦郵,惟餘雲木叫鉤輈。”
2.指傳送文書的人。
《漢書·京房傳》:“房意愈恐,去至新豐,因郵上封事。”
顏師古註:“郵,行書者也,若今傳送文書矣。”
清魏源《京師接家書》詩之一:“塞雁江南至,嚴親有報郵。”
魯迅《集外集·斯巴達之魂》:“臣以執盾至,不作寄書郵。”
3.傳送;郵寄。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甄後》:“郎試作尺一書,我能郵致之。”
劉心武《寫在水仙花旁》:“熱心的福建朋友不憚麻煩,竟用木箱給我郵來了數頭水仙。”
4.有關郵務的。如:郵電;郵匯。
5.古代井田間田官督耕所居的廬舍。
《禮記·郊特牲》:“饗農及郵表畷。”
鄭玄註:“農,田畯也。郵表畷,謂田畯所以督約百姓於井間之處也。”
孔穎達疏;“郵若郵亭,屋宇處所……造此郵舍,田畯處焉。”
6.通“尤”。過失,罪過。
《詩·小雅·賓之初筵》:“是曰既醉,不知其郵。”
鄭玄箋:“郵,過。”
孔穎達疏:“既已醉,則不自知其過失。”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般紛紛其離此郵兮,亦夫子之故也!”顏師古註:“郵,過也。”
章炳麟《訄書·平等難》:“昔者埃及之王,稱法老,死,大行至窆所,或頌其德,或指其郵,以得失相庚償,過多則不得入墓。”
7.通“尤”。怨恨。
《荀子·議兵》:“故刑一人而天下服,罪人不郵其上,知罪之在己也。”
楊倞註:“郵,怨也。”
8.通“尤”。最甚;最突出。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,而況魯之君子迷之郵者,焉能解人之迷哉?”殷敬順釋文:“郵,音尤。”
楊伯峻集釋:“汪中曰:‘郵、尤通。’”
9.通“由”。路徑。
清姚瑩《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》:“乃著《九經說》以通義理考訂之郵。”
10.用同“陲”。邊陲。
唐李復言《續幽怪錄·梁革》:“未一年,蓮子暴死,革方有外郵之事,迴及城門,逢柩車,崔人有執紼者,問其所葬,曰:‘蓮子也。’”清李漁《奈何天·計左》:“北征才喜奏微功,又向南郵遏女戎。”一本作“陲”。
11.姓。
春秋晉有郵良。見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。
阅读:88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