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浮於事
【成語】:人浮於事
【拼音】:rén fú yú shì
【解釋】:浮:超過。原指人的才德高過所得俸祿的等級。後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。
【出處】:《禮記·坊記》:“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,寧使人浮於食。”
【示例】:老兄還沒有曉得這裏的情形,實在~,安插不來。 ★清·張春帆《宦海》第九回
【反義詞】:人盡其才、各得其所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人多事少
【英文】:have more hands than needed
【日文】:人員過剩(じんいんかじょう
【法文】:il y a plus d'hommes nécessaires que d'emplois
【德文】:(mit Personal) überbesetzt sein
【俄文】:раздутые штáты
【成語故事】:西漢時期,戴聖在《禮記》中講述才能與俸祿的關系:俸祿和職位超過自己的能力和貢獻,那就類似貪汙;自己的勇力和貢獻超過了俸祿和職位,就近似於廉潔。因此君子寧肯讓自己浮於俸祿之上,也不願讓俸祿浮於自己能力之上
(人浮於事,人浮於事)
語本《禮記·坊記》:“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,寧使人浮於食。”
鄭玄註:“食謂祿也。在上曰浮。祿勝己則近貪,己勝祿則近廉。”原謂人的職位高過其所得俸祿的等級,即廉以自守之意。後多以“人浮於事”謂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。
《宦海》第九回:“老兄還沒有曉得這裏的情形,實在人浮於事,安插不來。”
鄒韜奮《不能兩全》引吳曉晨《信》:“然而人浮於事的今日……我儕窮苦無告的小民,哪裏能隨心所欲,得一個美滿的位置。”如:機構重叠,人浮於事。
阅读:158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