肸蠁
1.散布;瀰漫。多指聲響、氣體的傳播。
2.引申為聯綿不絕。
清褚人穫《堅瓠廣集·林方伯妾》:“女生七子,三甲榜,四孝廉,簪笏肸蠁不絕。”
3.比喻靈感通微。
唐杜甫《朝獻太清宮賦》:“若肸蠁之有憑,肅風飆而乍起。”
4.猶縹緲,隱約。
唐康駢《劇談錄·郭鄩見窮鬼》:“肸蠁間常有二物,狀如猿玃,衣以青衣碧衣,出入寢興,無不相逐。”
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三六引《柳氏史·唐玄宗》:“玄宗得藥喜,盡去左右,獨搆火於殿中。煮未熟,怠而假寐,肸蠁之際,有神人長丈餘,馬具飾身,被金甲,操戈,繞藥鼎三匝。”
阅读:13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