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柴

柴字的筆畫:10畫;

I

chái

ㄔㄞˊ

〔《廣韻》士佳切,平佳,崇。〕

1.小木散材。亦指作燃料的木柴。
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乃命四監收秩薪柴。”

鄭玄註:“大者可析謂之薪,小者合束謂之柴。薪施炊爨,柴以給燎。”

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。”

唐韓愈《順宗實錄二》:“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,遇宦者稱宮市取之,纔與絹數尺。”
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她除了種地之外,一有空就扛著斧頭上山去打柴。”

2.枯枝,老木。

《楚辭·劉向〈九嘆·湣命〉》:“樹枳棘與薪柴。”

王逸註:“枯枝為柴。”

漢揚雄《太玄·勤》:“柴不卻。”

範望註:“老木稱柴。”

3.燒柴祭天。

《書·舜典》:“歲二月,東巡守,至於岱宗,柴。”

孔傳:“燔柴祭天告至。”

《後漢書·祭祀誌上》:“皇帝唯慎《河圖》、《雒書》正文,是月辛卯,柴,登封泰山。”

《新唐書·蕭銑傳》:“於是築壇城南,柴上帝,自稱梁王。”

4.方言。乾瘦,亦指貧困。如:這個小孩兒太柴了。

5.姓。

漢有棘蒲侯柴武。見《漢書·濟北王興居傳》。

II

zhài

ㄓㄞˋ

〔《集韻》仕懈切,去卦,崇。〕

1.編木維護四周。

《公羊傳·哀公四年》:“亡國之社蓋揜之,揜其上而柴其下。”

何休註:“揜柴之者,絕,不得使通天地四方。”

《淮南子·道應訓》:“﹝周武王﹞乃封比幹之墓,表商容之閭,柴箕子之門。”

明袁宏道《公安二聖寺重修天王殿疏》:“自椒園移來,三十餘年,去歲始新其垣,天王殿架朽而柴之,有其名耳。”參見“柴護”。

2.覆蓋。

《管子·中匡》:“掘新井而柴焉。”

3.閉塞;阻塞。

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德溢乎名,名溢乎暴,謀稽乎誸,知出乎爭,柴生乎守,官事果乎眾宜。”

郭象註:“柴,塞也。”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名實》:“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,俊哲處下位而不見知。”

4.防守的柵欄、籬障。

《晉書·朱伺傳》:“伺又率諸軍圍守之,遂重柴繞城,作高櫓,以勁弩下射之,又斷其水道。”

清曹寅《和同人東村招飲見懷》之三:“飼雀編新柴,觀魚築舊梁。”

5.營寨。

《南史·王敬則傳》:“遇興盛、山陽二柴,盡力攻之。”

6.有籬落的村墅。

唐王維《〈輞川集〉序》:“其遊止,有孟城坳、華子岡、文杏館、斤竹嶺、鹿柴。”

III

ㄗˋ

〔《集韻》子智切,去寘,精。〕

積聚。

《詩·小雅·車攻》:“射夫既同,助我舉柴。”

毛傳:“柴,積也。”

鄭玄箋:“雖不中,必助中者舉積禽也。”

IV

〔《集韻》叉宜切,平支,初。〕

見“柴池”、“柴虒”。

阅读:1748

●柴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