髭
髭字的筆畫:16畫;
zī
ㄗ
〔《廣韻》即移切,平支,精。〕
1.嘴唇上邊的鬍子。
唐周繇《送入蕃使》詩:“早終冊禮朝天闕,莫遣虯髭染塞霜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狐夢》:“余友畢怡庵,倜儻不群,豪縱自喜;貌豐肥,多髭,士林知名。”
葉聖陶《多收了三五鬥》:“但是,先生又來了一個‘嗤’,撚著稀微的短髭說道:‘不要說範墓,就是搖到城裏去也一樣。’”
2.泛指鬍鬚。
唐韓愈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詩:“連年收科第,若摘頷底髭。”參見“髭鬢”。
3.動物嘴上的鬍鬚。
《呂氏春秋·觀表》:“古之善相馬者,寒風是(氏)相口齒,麻朝相頰,子女厲相目,衛忌相髭。”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殺虎張》:“吾聞生虎之髭剔齒疾,可已風。”
清宋犖《烏江》詩:“一間古廟荒煙外,野鼠銜髭上幾筵。”
4.方言。毛髮直豎張散。參見“髭毛”。
阅读:99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