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造

造字的筆畫:10畫;

I

zào

ㄗㄠˋ

〔《廣韻》七到切,去號,清。〕

1.到;去。

《周禮·地官·司門》:“凡四方之賓客造焉,則以告。”

鄭玄註:“造,猶至也。”

孫詒讓正義:“註雲‘造,猶至也’者,《大司寇》註義同此引申之義。

《廣雅·釋言》雲:‘造,詣也。’《文選·洞簫賦》李註引《蒼頡篇》雲:‘詣,至也。’蓋造訓為詣,詣則有所至,故造亦訓至矣。”
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吳封地百裏於越,東至炭瀆,西止周宗,南造於山,北薄於海。”

唐吳筠《高士詠·柏成子高》:“萬乘造中畝,一言良見酬。”

宋葉適《劉建翁墓誌銘》:“自二父在,而四方之過莆者無不造於庭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老先生請便。晚生乃常造之客,稍候何妨。”

2.學業等達到某種程度或境界。

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”

趙岐註;“造,致也,言君子問學之法,欲深致極竟之以知道意。”
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吾力學三十年,今乃能造此地。”

明謝榛《四溟詩話》卷四:“能用‘取魚棄筌’之法,辭意兩美,久則渾成,造名家不難矣。”

黃中黃《孫逸仙》第一章:“如孫逸仙者,實已造天真之境者也。”

3.造就;成就。

《詩·大雅·思齊》:“肆成人有德,小子有造。”

毛傳:“造,為也。”

鄭玄箋:“子弟皆有所造成。”

馬瑞辰通釋:“《說文》:‘造,就也。’造就二字叠韻為義。”

4.指培養,提高修養。

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體質單薄,速度遲緩,這正是足球運動員的大忌,從長遠來看,不是可造之材。”

5.恩德。

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恐懼,綏靜諸侯,秦師克還無害,則是我有大造於西也。”

杜預註:“造,成也,言晉有成功於秦。”

明張煌言《貽趙廷臣書》:“伏冀臺下,立賜處決,俾某乘風馭氣,翺翔碧落,或為明神,或為厲鬼,是誠臺下大有造於某也。”

茅盾《路》四:“是要了你的全部自由全部獨立由她支配還感不足,還自以為是大有造於你的恩人哪!”

6.吉祥;吉利。

《詩·周頌·閔予小子》:“閔予小子,遭家不造。”

晉袁宏《後漢紀·質帝紀》:“先帝早棄天下,胤嗣幼沖,何悟倉卒,仍遭不造。”

三國魏嵇康《幽憤詩》:“嗟余薄祜,少遭不造。”

《陳書·宣帝紀》:“豈圖王室不造,頻謀亂階,天步艱難,將傾寶曆。”

廖仲愷《幽禁中感賦》詩:“吾生遭不造,芒鞋肆所之。”

7.祭祀名。

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天子將出,類乎上帝,宜乎社,造乎禰;諸侯將出,宜乎社,造乎禰。”

鄭玄註:“類、宜、造,皆祭名,其禮亡。”

孔穎達疏:“造乎禰者,造,至也,謂至父祖之廟也。”

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:“掌六祈以同鬼神示,一曰類,二曰造,三曰禬,四曰禜,五曰攻,六曰說。”

孫詒讓正義:“《曾子問》雲:‘諸侯適天子,必告於祖,奠於禰’,‘諸侯相見,必告於禰’,‘反必親告於祖禰’。此與《王制》‘諸侯將出,造乎禰’義亦相應,彼此互證,知告祭祖禰通謂之造矣。”

章炳麟《國故論衡·辨詩》:“告祀鬼神則有造(見《春官·大祝》),原本山川則有說。”

8.合併;並列。參見“造舟”。

9.倉卒,突然。
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造受命於君前,則書於笏。”

漢賈誼《新書·容經》:“故師傅之道,既美其施,又慎其齊,適疾徐,任多少,造而勿趣,稍而勿苦,省其所省,而堪其所堪。”

劉師培斠補:“造為疾義。”

10.世;時代。

《儀禮·士冠禮》:“公侯之有冠禮也,夏之末造也。”

清趙翼《過文信國祠同舫庵作》詩之二:“三百餘年養士恩,故應末造澤猶存。”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八章:“我不幸生逢末造,原想‘茍全性命於亂世,不求聞達於諸侯’。”

11.八字,用天幹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時合起來的八個字。迷信的人認為根據八字可推算命運好壞。

元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一摺:“有勞先生,將我兩人賤造看一看。”
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二九回:“官人貴造,依貧道所講,元命貴旺,八字清奇,非貴則榮之造。”

巴金《家》七:“據說她後來把大表哥同梅表姐兩人的八字拿去找人排了一下,說是兩造的命相克,不能配合,否則女的會早死。”

12.訴訟的雙方。

《書·呂刑》:“兩造具備,師聽五辭。”

《文選·潘嶽〈馬汧督誄〉》:“兩造未具,儲隸蓋尟。”

李善註引孔安國曰:“兩,謂囚證也。造,至也。”

呂向註:“兩造,謂兩囚相證也。”

梁啟超《人生觀與科學》:“我不是加在那一造去參戰,也不是想斡旋兩造做調人。”

13.通“蹙”。憂愁貌。

《韓非子·忠孝》:“舜見瞽瞍,其容造焉。”舊註:“愁貌也。”

王先慎集解:“造與蹙通。”

II

zào

ㄗㄠˋ

〔《廣韻》昨早切,上皓,從。〕

1.製作;製造。
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大夫不得造車馬。”

鄭玄註:“造謂作新也。”

漢劉向《列女傳·夏桀末喜》:“造爛漫之樂,日夜與末喜及宮女飲酒,無有休時。”

唐韓愈《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》:“州經亂,無孔子廟,公至則命築宮造祭器。”
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九章:“他正給他娘和石永福婆姨安咐,叫她們合夥做飯,合夥造乾糧。”

2.開始;起始。

《書·伊訓》:“造攻自鳴條,朕哉自亳。”

孔傳:“造,哉,皆始也。始攻桀,伐無道,由我始修德於亳。”

南朝梁江淹《別賦》:“造分手而銜涕,鹹寂寞而傷神。”

明袁宏道《送江陵薛侯入覲序》:“自古國家之禍,造於小人,而成於貪功倖名之君子者,十常八九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一:“貞元肇造,則必有熊羆之士,不二心之臣。”

3.建立。

《易·屯》:“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寧。”
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夫以秦之彊,攻新造之趙,其勢必舉趙。”

《新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入朝,帝遣具軍容迎灞上,勞之曰:‘國家再造,卿力也。’”

4.產生。

《呂氏春秋·大樂》:“萬物所出,造於太一,化於陰陽。”

陳奇猷校釋:“造當訓為生……言萬物之所出,由道而生,由陰陽而變化。”

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顯禎祥以曲成,固觸物而兼造。”

5.偽造;憑空虛構。

《詩·王風·兔爰》:“我生之初,尚無造。”

毛傳:“造,偽也。”
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雖然看時節倉卒無心,也還記得是‘矢不虛發,發必應絃’八個字,小弟須是造不出。”

高曉聲《大好人江坤大》六:“他是經手人,造些假賬,當然王林生不曉得。”

6.著述;編寫。

《後漢書·王充傳》:“年漸七十,誌力衰耗,乃造《養性書》十六篇,裁節嗜欲,頤神自守。”

《宋書·範曄傳》:“既造《後漢》,轉得統緒。”

元無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摺:“天那,誰想龐衙內是葛彪的姐夫,俺造了關門狀也!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:“曉荷為表現自己的才氣,給大赤包造了一本名冊。”

7.放進;納入。參見“造冰”。

8.秦漢官爵名。

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於是以鞅為大良造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即大上造也,秦之第十六爵名也。今雲‘良造’者,或後變其名耳。”
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爵:一級曰公士,二上造……二十徹侯。皆秦制,以賞功勞。”

9.方言。指農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數。

清屈大均《廣東新語·文語·土言》:“一熟曰一造。”

10.方言。踩;踏。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八回:“老爺連忙回過身來,不想那人一個躲不及,一倒腳又正造在老爺腳上那個跺指兒雞眼上。”

11.通“遭”。遭受;受到。

《書·文侯之命》:“嗚呼,閔予小子嗣,造天丕愆。”

孔傳:“言我小子而遭天大罪過。”

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“吾聞作忠以造怨兮,忽謂之過言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執一》:“故勝於西河,而困於王錯,傾造大難,身不得死焉。”

陳奇猷校釋:“楊樹達曰:‘傾造’,文不可通。‘造’疑當讀為‘遭’。

於省吾先生曰:傾,危也。造、遭古字通。詳《尚書新證·大誥篇》。‘傾遭大難’,言危遭大難也。

奇猷案:……造,致也。見《孟子·離婁下》趙岐註。‘傾造大難’,猶言不久即致大難也。”

12.通“遭”。量詞。次;回。

明陳大聲《醉太平·趕腳》曲:“冷茶冷飯吃一造,或磚或土眠一覺,漫山漫嶺走一遭,又一日過了。”
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九一回:“又不敢進,又不敢退,又不知是惱,又不知是怕,兩個臉彈子黃一造,白一造。”

III

zào

ㄗㄠˋ

〔《集韻》則到切,去號,精。〕

通“竈”。

1.生火製作食物處。

《管子·禁藏》:“當春三月,萩室熯造。”

戴望校正:“造即竈字也。

《周官·膳夫》曰:王日一舉,以樂侑食,卒食,以樂徹於造。

《淮南·主術篇》曰:伐鼛而食,奏雍而徹,已飯而祭竈。

《淮南》之祭竈,即《周官》之徹於造,蓋徹饌而設之於竈,若祭然也。

《周官·大祝》‘二曰造’,故書造作竈。

《史記·秦本紀》‘客卿竈’,《秦策》竈作造。”
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傳》:“勒馬銜枚,出火於造,闇行而進。”

2.特指灼龜燒荊處。

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蔔先以造灼鑽,鑽中已,又灼龜首,各三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造音竈,造謂燒荊之處。”

阅读:1797

●造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