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朗

ok8.org > 詞典 > 開朗

(開朗,開朗)

1.開闊明亮。

晉陶潛《桃花源記》:“初極狹,纔通人,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。”

清沈覆《浮生六記·浪遊記快》:“將及山,河面漸束,堆土植竹樹,作四五曲;似已山窮水盡,而忽豁然開朗,平山之萬松林已列於前矣。”

吳運鐸《把一切獻給黨·入黨》:“現在,我長久的期待快要變成現實,我將成為黨的一個成員,分擔黨所負擔的歷史使命。我忽然覺得天地都更加開朗了。”

2.指寬闊;舒展。

清采蘅子《蟲鳴漫錄》卷一:“﹝老翁﹞衣服布素,然眉宇開朗,殊不類貧家。”
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第十段:“這人約莫四十來歲,身材高大,眉目開朗,是位有度量有魄力的人。”

3.明朗。

清顧炎武《元日》詩:“歲盡積陰閉,玄雲結重垠;是日始開朗,日出如車輪。”

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》卷一:“萬緣俱寂,吾心忽瑩然開朗如滿月,肌骨清涼,不知斯世何世也。”徐光耀《一部尚未寫完的書》:“可是,廖貽訓仿佛不知道疲倦,他精神愉快了,眼睛開朗了,有說有笑了。”

4.指神智清醒。
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何平叔雲:‘服五石散,非唯治病,亦覺神明開朗。’”

5.爽朗、樂觀,不陰郁低沈。

《晉書·長沙王乂傳》:“乂身長七尺五寸,開朗果斷,才力絕人,虛心下士,甚有名譽。”

金王若虛《趙州齊參謀新修悟真庵記》:“君鄜畤人也,開朗倜儻,久行善事。”

葉聖陶《遊了三個湖》:“湖面寬了,遊人劃船才覺得舒暢,望出去心裏也開朗。”

阅读:1321

●開朗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