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呵

呵字的筆畫:8畫;

I

ㄏㄜ

〔《廣韻》虎何切,平歌,曉。〕

〔《廣韻》呼箇切,去箇,曉。〕

1.責罵;喝斥。

《史記·田叔列傳》:“主家皆怪而惡之,莫敢呵。”

《漢書·食貨誌下》:“﹝吏﹞縱而弗呵虖,則市肆異用,錢文大亂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呵,責怒也。”

唐韓愈《送窮文》:“門神戶靈,我叱我呵。”

清魏源《武夷九曲詩》之三:“疑有鬼神呵,不許遊人再。”

2.指喝叱阻止。

康有為《聞菽園居士欲為政變說部詩以速之》:“經史不如八股盛,八股無如小說何!鄭聲不倦雅樂睡,人情所好聖不呵。”

3.喝道,喝令行人讓路。

唐韓愈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:“人之稱大丈夫者……其在外,則樹旗旄,羅弓矢,武夫前呵,從者塞途。”參見“呵道”。

4.護衛。

五代齊己《渚宮莫問詩》之八:“舊峰呵練若,松徑接匡廬。”參見“呵護”。

5.噓氣;哈氣。

《關尹子·二柱》:“呵之即溫,吹之即涼。”

唐秦韜玉《詠手》詩:“因把剪刀嫌道冷,泥人呵了弄人髯。”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摺:“剛纔個漸漸裏呵的我這手溫和。”
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第十八段:“人多,呵的氣重,頭頂又冒熱氣。”

6.笑聲。

宋範成大《春日覽鏡有感》詩:“烏兔兩惡劇,不滿一笑呵。”參見“呵呵”。

7.猶喝,飲。
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三四回:“西門慶道:‘你不吃,呵口茶兒罷。’”

II

ā

ㄏㄜ

嘆詞。表示驚異或贊嘆。

郭小川《春暖花開》詩之六:“呵,春天來了!春天的主人,不負春光好。”

III

ㄏㄚ

1.猶阿。曲從,迎合。

明顧起元《客座贅語·詮俗》:“阿承顯富曰‘趨’、曰‘呵’。”

2.猶哈。彎曲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七二回:“一個白鬍子的老者,拱著手,呵著腰道:‘你儜來了!’”

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“﹝張宮保﹞用手一伸,腰一呵,說:‘請裏面坐!’”茅盾《子夜》十四:“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,就走了出去。”參見“呵腰”。

IV

ㄎㄜ

地名譯音用字。

泰國有呵叻。參見“呵羅單”。

V

a

˙ㄚ

1.語助詞。表示感嘆或驚訝的語氣。

宋周邦彥《滿路花·思情》詞:“著甚情悰,你但忘了我呵。”

元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摺:“想俺這等人好難呵!”

2.語助詞。表示假設語氣。

元張國賓《薛仁貴》第三摺:“我若見了他呵,去他那鼻凹裏直打上五十拳。”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二摺:“若不棄嫌呵,願與哥哥做個兄弟。”

3.語助詞。表示稍作停頓,讓人註意下面的話。

《西遊記》第十三回:“母親呵,他是唐王駕下差往西天見佛求經者。”

阅读:1481

●呵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