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
簡體臘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臘字筆畫:19畫。
(臘,臘)
I
là
ㄌㄚˋ
〔《廣韻》盧盍切,入盍,來。〕
1.祭名。古代稱祭百神為“蠟”,祭祖先為“臘”;秦漢以後統稱“臘”。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,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,臘先祖五祀,勞農以休息之。”
孔穎達疏:“臘,獵也。謂獵取禽獸以祭先祖五祀也。”
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宮之奇以其族行,曰:‘虞不臘矣。’”杜預註:“臘,歲終祭眾神之名。”
漢蔡邕《獨斷》卷上:“四代臘之別名: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曰大蠟,漢曰臘。”
2.歲末。因臘祭而得名,通指農曆十二月或泛指冬月,常與“伏”相對。
漢楊惲《報孫會宗書》:“田家作苦,歲時伏臘,烹羊炮羔,鬥酒自勞。”
唐元稹《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》詩:“臘盡殘銷春又歸,逢新別故欲沾衣。”
宋張先《好事近·和毅夫內翰梅花》詞:“誰教強半臘前開,多情為春憶。”
梁啟超《致伍秩庸星使書》:“去臘歸自杭州,省讀留劄,謙牧懇切,有逾尋常。”
3.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三個月安居一處,修習教義,稱一臘。亦特指僧侶受戒後的歲數或泛指年齡。
晉法顯《佛國記》:“比丘滿四十臘,然後得入。”
唐賈島《贈僧》詩:“初過石橋年尚少,久辭天柱臘應高。”
《景德傳燈錄·智巖禪師》:“壽七十有八,臘三十有九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翩翩》:“阿叔臘故大高,幸復強健,無勞懸耿。”
4.冬天腌製魚肉雞鴨等的通稱。
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酒自酒,湯自湯,醃雞不要混臘獐。”參見“臘肉”。
5.姓。
II
liè
ㄌ〡ㄝˋ
〔《集韻》力涉切,入葉,來。〕
劍的兩面刃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桃氏》:“桃氏為劍,臘廣二寸有半寸。”
鄭玄註:“臘,謂兩刃。”
賈公彥疏:“兩面各有刃也。”
阅读:119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