壤
壤字的筆畫:20畫;
I
r·ng
ㄖㄤˇ
〔《廣韻》如兩切,上養,日。〕
1.泥土。
《書·禹貢》:“厥土惟白壤。”
孔傳:“無塊曰壤。”
《書·禹貢》:“厥土惟壤,下土憤壚。”
孔傳:“高者壤,下者壚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夫蚓,上食槁壤,下飲黃泉。”
南朝宋謝惠連《祭古冢文》:“窮泉為塹,聚壤成基。”
唐韓愈《祭河南張員外文》:“銘君之績,納石壤中,爰及祖考,紀德事功,外著後世,鬼神與通。”
2.指耕地。
《管子·巨乘馬》:“一農之量,壤百畝也。”
3.地。
《墨子·三辯》:“凡回於天地之間,包於四海之內,天壤之情,陰陽之和,莫不有也。”
《莊子·應帝王》:“鄉吾示之以天壤,名實不入。”
成玄英疏:“壤,地也。”
唐韓愈《山南鄭相公賦十四韻以獻》:“威風挾惠氣,蓋壤兩劘拂。”
宋蘇舜欽《若神棲心堂》詩:“予心充塞天壤間,豈以一物相拘關。”
4.疆土;疆域。
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句踐能親而務施,施不失人,親不棄勞,與我同壤,而世為仇讎。”
《史記·春申君列傳》:“王若不借路於仇讎之韓魏,必攻隨水右壤。”
晉束晰《補亡詩》之五:“恢恢大圓,芒芒九壤。”
唐韓愈《送李尚書赴襄陽八韻》:“壤畫星搖動,旗分獸簸揚。”
5.指接壤。
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韓魏之所以重畏秦者,為與秦接境壤界也。”
6.鑿地出土。
《穀梁傳·隱公三年》:“食者內壤。”
楊士勛疏引糜信曰:“齊魯之間,謂鑿地出土,鼠作穴出土,皆曰壤。”
7.古代一種遊戲器具。
三國魏曹植《名都篇》:“連翩擊鞠壤,巧捷惟萬端。”
宋王應麟《困學紀聞·雜識下》:“擊壤,《風土記》雲:以木為之,前廣後銳,長尺三寸,其形如履。先側一壤於地,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,中者為上。”
8.古代數名。亦泛指大數。
《孫子算經》:“凡大數之法,萬萬曰億,萬萬億曰兆,萬萬兆曰京,萬萬京曰陔,萬萬陔曰秭,萬萬秭曰壤。”
梁啟超《論學會》:“數人群而成家,千百人群而成族,億萬人群而成國,兆、京、陔、秭、壤人群而成天下。”
9.通“攘”。攘奪。
唐元稹《沂國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壤吾地,役吾人,以利他邑,古無有也。”
10.通“蠰”。蟲名。參見“壤蟲”。
II
ráng
ㄖㄤˊ
〔《集韻》如陽切,平陽,日。〕
1.通“穰”。豐收。
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居三年,畏壘大壤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本亦作穰……《廣雅》雲:豐也。”
《列子·天瑞》:“一年而給,二年而足,三年大壤。”
2.見“壤子”。
阅读:18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