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尾

ok8.org > 詞典 > 跋尾

1.謂在文末署名。

唐張彥遠《歷代名畫記·敘古今公私印記》:“自古及近代,禦府購求之家,藏蓄傳授閱翫,其人至多,是以要明跋尾印記,乃是書畫之本業耳。”

《新唐書·儒學傳下·褚無量》:“貞觀禦書皆宰相署尾,臣位卑不足以辱,請與宰相聯名跋尾。”

清高士奇《題盧徵君嵩山草堂圖》詩:“弘農好古愜真賞,跋尾小印蟠絲紅。”

2.即跋文。

唐張彥遠《歷代名畫記·敘自古跋尾押署》:“貞觀中,褚河南等監掌裝背,並有當時鑒識人押署、跋尾、官爵、姓名。”

宋蘇軾《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》:“正孺有書來,欲刻諸公送行詩於石,求余為跋尾。”
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四》:“萬曆初,周公瑕遊燕中得摹本,知卷為沈存中家物,而跋尾書跡不逮,因為補錄之。”

聞一多《<山花詩>序》:“因此在詩集後,綴上這一首跋尾式的詩,表明他對於自己的作品的估價。”參見“跋文”。

阅读:1016

●跋尾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