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計

簡體計字的筆畫:4畫;繁體計字筆畫:9畫。

(計,計)

ㄐ〡ˋ

〔《廣韻》古詣切,去霽,見。〕

1.結算;算清。

《左傳·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士彌牟營成周,計丈數,揣高卑。”

杜預註:“計所當城之丈數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段熲傳》:“計東種所餘三萬餘落,居近塞內。”

明吳廷翰《西倉儲蓄記》:“計所活逮四萬有奇,郡口賴以完。”

2.總計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論死》:“天地開闢,人皇以來,隨壽而死,若中年夭亡,以億萬數,計今人之數,不若死者多。”

清龔自珍《明良論三》:“累日以為勞,計歲以為階”。

沈從文《從文自傳·我的家庭》:“現在生存的還有五個,計兄弟姊妹各一,我應當在第三。”

3.算法;算術。

《老子》:“善計,不用籌策。”

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因留第中,教書計相馬射禦,頗讀傳記。”

《後漢書·馮勤傳》:“八歲善計。”

李賢註:“計,筭術也。”

4.計簿。
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十》:“於是明年上計,景公迎而賀之曰:‘甚善矣!子之治東阿也。’”

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靖郭君謂齊王曰‘五官之計,不可不日聽也而數覽。’”高誘註:“計,簿計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越巂人任貴自稱太守,遣使奉計”。

5.謂送計簿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計於季氏。”

杜預註:“送計簿於季氏。”

6.計吏;計使。
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二千石謹察可者,當與計偕,詣太常,得受業如弟子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計,計吏也。”

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縣次續食,令與計偕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計者,上計簿使也。”

唐陳黯《拜嶽言》:“黯自關東,隨計來闕下,經華嶽。”

7.考核官吏。

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八曰官計。”

鄭玄註引鄭司農曰:“官計謂三年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。”
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考功名》:“前後三考而絀陟,命之曰計。”

宋王安石《上明州王司封啟》:“入參省計,出擁州麾。”

8.泛指考察,審核。

《管子·八觀》:“行其田野,視其耕蕓,計其農事,而飢飽之國可以知也。”

銀雀山漢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威王問》:“料敵計險,必察遠近……將之道也。”

《新五代史·雜傳十七·劉昫》:“昫性察,而嫉三司蠹敝尤甚,乃句計文簿,覈其虛實。”

9.經濟力量;經濟開支。

《韓非子·難言》:“家計小談,以具數言,則見以為陋。”

宋陳亮《與葉丞相衡書》:“若能相與協力整齊五年,使民力稍蘇,國計可倚。”

《宋史·儒林傳七·真德秀》:“諸邑有累月不解一錢者,郡計赤立不可為。”

元無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摺:“我須是他親子姪,又不爭甚家和計。”

10.計慮;考慮。

《管子·中匡》:“計得地與寶,而不計失諸侯;計得財委,而不計失百姓。”

三國魏嵇康《釋私論》:“言不計乎得失而遇善。”

唐柳宗元《祭姊夫崔使君簡文》:“惟昔與君,年殊誌匹,晝咨夕計,期正文律。”

孫犁《淡定集·〈文藝增刊〉更名、縮短刊期啟事》:“無間寒暑,不計陰晴。”

11.估計;料想。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問齊主何在,紿雲:‘已去,計當出境。’”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·貶誤》:“既盡飛衛之術,計天下敵己者一人而已,乃謀殺飛衛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龍飛相公》:“井深數丈,計必死。”

12.計策;謀略。

《孫子·計》:“將聽吾計,用之必勝,留之;將不聽吾計,用之必敗,去之。”

《荀子·哀公》:“故明主任計不信怒,闇主信怒不任計;計勝怒則彊,怒勝計則亡。”

宋鄭思肖《張子房遇黃石公圖》詩:“不知躡足此一計,還出書中第幾篇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五:“不知是誰設的計,要把大會開得這麽有戲劇性。”

13.計都的省稱。

14.測量或計算度數、時間等的儀器。如:體溫計;晴雨計。

15.通“記”。參見“計掛”、“計恨”。

16.姓。

春秋越有計然。見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。

阅读:2096

●計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