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分
1.分割,分解。
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秦烏能齊縣衡韓魏,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鄭?”高誘註:“支,言細散取之。”
唐白居易《花前感懷兼呈崔相公劉郎中》詩:“四時輪轉春常少,百刻支分夜苦長。”
2.古代碎裂犯人肢體的一種酷刑。
《後漢書·蘇竟傳》:“王氏雖乘閒偷篡,而終嬰大戮,支分體解,宗氏屠滅。”
《魏書·術藝傳·劉靈助》:“戰敗被擒,斬於定州,傳首洛陽,支分其體。”
3.處置;安排。
唐白居易《自詠老身示諸家屬》:“支分閑事了,把背向陽眠。”
元本高明《琵琶記·五娘剪髮賣髮》:“飢荒先自窘,那堪連喪雙親,身獨自,怎支分?”
《天雨花》第二四回:“榮妻答應廚下去,支分晚膳到來臨。”
4.支使;分派。
元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摺:“等不得水溫,一聲要面盆;恰遞與面盆,一聲要手巾;卻執與手巾,一聲解紐門。使的人無淹潤,百般支分!”明湯顯祖《南柯記·錄攝》:“支分各色人,遠遠去迎接。”
5.支付;付給財物。
唐陸贄《賜吐蕃將書》:“贊普若須繒帛,朕隨要支分,多少之間,豈拘定限。”
宋周密《武林舊事·酒樓》:“又有小鬟,不呼自至,歌吟強聒,以求支分。”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泊淮》:“兼且小生看書之眼,並不認得等子星兒;一路上賺騙無多,逐日裏支分有盡。”
6.分辯。
元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二摺:“父親呵,你既然恁般發狠,怎教我不要半語支分?”元王仲文《救孝子》第二摺:“若是初檢時不曾審問,怕隻怕再檢日怎支分?”
7.猶分支。
清嚴如熤《三省邊防備覽·策略》:“南山在陝西西安府之南……鎮安、洵陽、漢陰、石泉、洋縣各山,皆其支分別派。”
阅读:14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