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
1.使近者親附。
《尚書大傳》卷五:“子貢曰:‘葉公問政於夫子,子曰:政在附近而來遠。’”
2.接近,靠近。
《<書>序》:“序所以為作者之意,昭然義見,宜相附近。”
孔穎達疏:“既義見由序,宜各與其本篇相從附近,不宜聚於一處。”
《三國誌·魏誌·明帝紀》“朗引軍還”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《魏略》:“四方雖知朗無能為益,猶以附近至尊,多賂遺之,富均公侯。”
宋程大昌《考古編·詩論五》:“荀況之出,雖附近夫子,其源流乃出子弓,子弓者,古雲仲弓也。”
3.鄰近;靠近的地方。
《管子·侈靡》:“不謹於附近,而欲求遠者,兵不信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一日散步田間,遇老父對語,怪附近村落無此人。”
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方達生:奇怪,怎麽這個地方會有雞叫?陳白露:附近就是一個市場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一:“蕭隊長連忙擡頭,看見一片煙雲似的遠山的附近,有一長列土黃色的房子。”
阅读:109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