踠足

ok8.org > 詞典 > 踠足

I

1.謂馬曲腿舉蹄,意欲奔馳。語本漢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馬踠餘足。”

清《秋懷詩》:“風外馬嘶頻踠足,霜前鷹意欲離絛。”

2.比喻賢士隱居,意在待時。

唐沈迥《武侯廟碑銘》:“伊昔武侯,踠足南陽,退藏於密,不曜其光。”

宋歐陽修《謝張先輩啟》:“方育賢而在阿,久俟時而踠足。”

II

1.足扭屈致傷。
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天咫》:“馬小踠足,竟後此僧。”

宋洪邁《夷堅甲誌·邵南神術》:“告命且至,偶使人未到城二十裏,為石踠足,願選一健步者往取之。”

2.腳蜷曲而行走遲緩貌。

晉傅玄《白楊行》:“當奈此驥正龍形,踠足蹉跎長坡下,蹇驢慷愾,敢與我爭馳。”

唐儲光羲《效古》詩之二:“君門峻且深,踠足空夷猶。”

宋王安石《遊土山示蔡天啟秘校》詩:“胡為阡陌間,踠足僅相躡。”

阅读:1417

●踠足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