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和
(調和,調和)
1.烹調,調味。
《管子·小稱》:“夫易牙以調和事公,公曰:‘惟烝嬰兒之未嘗。’於是烝其首子而獻之公。”
《後漢書·獨行傳·陸續》:“續曰:‘因食餉羹,識母所自調和,故知來耳。’”明謝榛《四溟詩話》卷四:“不假調和,野蔬何以有味。”
2.攪拌均勻。
《齊民要術·種麻子》引《氾勝之書》:“種麻,預調和田,二月下旬、三月上旬、傍雨種之。”
宋梅堯臣《蜜》詩:“調和露與英,凝甘滑於髓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旌陽宮鐵樹鎮妖》:“此茆味異,可栽植於此地,久服長生……宜調和美酒飲之。”
洪深《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》下篇二:“調和諸種顏料,隻顯一種帶灰的黑。”
3.調味用的佐料。
《西遊記》第六八回:“有兩個在官人問道:‘長老那裏去?’行者道:‘買調和。’那人道:‘……那鄭家雜貨店,憑你買多少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薑、椒。’”韓文洲《四年不改》:“怎麽搞的?什麽調和也沒有!我走了幾家沒有吃到點醋。”
4.協調、和諧;使和諧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是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,積委多,城郭修,上下調和,是故大國不耆攻之。”
漢賈誼《新書·六術》:“是故五聲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唱和相應而調和。”
唐元稹《桐花》詩:“爾生不得所,我願裁為琴。安置君王側,調和元首音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三部第十一章:“周僕竭力使自己的情緒與屋裏的氣氛相調和。”
5.折中,中和。
《荀子·修身》:“治氣養心之術:--血氣剛強,則柔之以調和。”
魯迅《三閑集·無聲的中國》:“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,折中的。譬如你說,這屋子太暗,須在這裏開一個窗,大家一定不允許的。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,他們就會來調和,願意開窗了。”
湯用彤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一分第三章:“梁任公又謂《四十二章》頗含大乘教理,其偽作者深通老莊之學,懷抱調和釋、道思想。”
6.調解,消弭爭端。
宋蘇軾《大雪論差役不便劄子》:“臣每見呂公著、安燾、呂大防、範純仁,皆言差役不便,但為已行之,今不欲輕變,兼恐臺諫分爭,卒難調和。”
清陳康祺《燕下鄉脞錄》卷九:“烏武壯、向忠武二公亦皆名將,積有齟齬,江忠烈在烏幕,調和之苦,甚於恭勤。”
吳泰昌《阿英憶左聯》:“來人是為調和創造社、太陽社與魯迅的關係。”
7.調理使和順。
唐劉禹錫《代裴相公讓官表》之三:“雖有藥石,安能調和?”
《醒世恒言·吳衙內鄰舟赴約》:“待學生先以煎藥治其虛熱,調和臟腑,即進飲食。”
8.指和順。
清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一中年婦人,按脈調和,乃雲無病可醫。”
阅读:10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