拄
拄字的筆畫:8畫;
zh·
ㄓㄨˇ
〔《廣韻》知庾切,上麌,知。〕
1.支撐;頂著。
晉潘嶽《射雉賦》:“爾乃搫場拄翳,停僮蔥翠。”
唐孟郊《勸善吟》:“藏書拄屋脊,不借與凡聾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六七回:“那怪大著哩!上拄天,下拄地;來時風,去時霧。你卻怎生近得他?”毛澤東《十六字令》詞之三:“天欲墮,賴以拄其間。”
2.謂手持棍棒等頂住地面以支持身體。
唐白居易《遊悟真寺》詩:“手拄青竹杖,足蹋白石灘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十三回:“賈珍此時也有些病癥在身,二則過於悲痛,因拄個拐踱了進來。”
楊朔《雪花飄在滿洲》:“他母親拄著拐杖,白髮飄舞在北風裏,抹著眼淚對他說:‘去吧,孩子,不要想念你的媽媽。’”
3.泛指支持。
《明史·李樸傳》:“主事沈正宗、賀烺皆與相拄,坐貶官。”
4.撐開,睜開。
元吳昌齡《張天師》第一摺:“卻待要拄眼睜睛,覓跡尋蹤。”
5.譏刺;反駁。
6.戳,捅。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一:“賽兒隨光將根竹杖頭兒拄將下去,拄得一拄,這土就似虛的一般,脫將下去,露出一個小石匣來。”
7.堵塞。
《明史·申時行傳》:“諸大臣又皆右時行拄言者口,言者益憤,時行以此損物望。”
阅读:119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