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國

ok8.org > 詞典 > 上國

(上國,上國)

1.指國都以西的地區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夏,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於宗丘。”

杜預註:“上國,在國都之西。西方居上流,故謂之上國。”

2.春秋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,與吳楚諸國相對而言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吳子﹞使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,遂聘於晉,以觀諸侯。”

孔穎達疏引服虔曰:“上國,中國也。蓋以吳辟在東南,地勢卑下,中國在其上流,故謂中國為上國也。”

《國語·吳語》:“越滅吳,上征上國。”

韋昭註:“上國,中國也。”

三國魏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﹝夫差﹞抗衡上國,與晉爭長。”

清劉大櫆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閩粵不齒於上國。”

3.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。

《後漢書·陳蕃傳》:“夫諸侯上象四七,垂耀在天,下應分土,藩屏上國。”

李賢註:“上象四七,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,故曰下應分土,言皆以輔王室也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吾雖德薄,位為蕃侯,猶庶幾戮力上國,流惠下民。”

唐白居易《祭迴鶻可汗文》:“撫有九姓,制臨一方,氣吞諸戎,名播上國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五:“惟布達拉一區,其土膏衍,其人秀好,其音華夏,故吐番贊普都之,以鞭撻四夷,抗衡上國。”

4.指京師。

南朝梁江淹《四時賦》:“憶上國之綺樹,想金陵之蕙枝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建中二年》:“今海內無事,自上國來者,皆言天子聰明英武,誌欲致太平,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。”

胡三省註:“時藩鎮竊據,自比古諸侯,謂京師為上國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“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,正思一遊,便趁此機會,一來送妹待選,二來望親,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,再計新支,--其實隻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。”

阅读:1491

●上國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