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時抱佛腳
【成語】:臨時抱佛腳
【拼音】:lín shí bào fó jiǎo
【解釋】:原意為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臨渴掘井之意。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“臨時抱佛腳”。
【出處】:唐·孟郊《讀經》詩:“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黃經。”
【示例】:我們不能抱~的念頭。
【近義詞】:臨渴掘井
【反義詞】:
【英文】:make effort at the last moment
【成語故事】:宋朝時期,王安石與客人閑談,偶然談到佛經,他感慨地說:“投老欲依僧”,表示想與和尚去做伴。旁人加上一句“急來抱佛腳”。王安石不悅,那人說古詩對諺語,如改成對聯則成為“老欲依僧,急來抱佛”,頭腳相對
(臨時抱佛腳,臨時抱佛腳)
唐孟郊《讀經》詩:“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黃經。”謂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臨渴掘井之意。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“臨時抱佛腳”。
宋劉攽《中山詩話》:“王丞相嗜諧謔。一日,論沙門道,因曰:‘投老欲依僧。’客遽對曰:‘急則抱佛腳。’王曰:‘投老欲依僧是古詩一句。’客亦曰:‘急則抱佛腳是俗諺全語。’”明張誼《宦遊紀聞·抱佛免罪》:“雲南之南一番國,其俗尚釋教,人有犯罪應誅者,其國主捕之,其人恐,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腳、知悔過,願削髮為僧,不敢蹈前非,主許之,竟貰其罪,遂髡髮環耳,披禪衣、守禪教,故其國人為僧者多。常有人入中國,皆自稱番僧,而莫知其故。俗諺雲:‘閒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’,蓋本諸此。”
《鏡花緣》第十六回:“不瞞二位大賢說,這叫作‘臨時抱佛腳’,也是我們讀書人通病,何況他們孤陋寡聞的幼女哩。”
胡適《廬山遊記》:“夢旦帶有吳煒的《廬山誌》,共十五卷,我借來翻看。這也是臨時抱佛腳的工作。”
丁玲《母親》三:“我小的時候,也隻鬼畫桃符的畫了一下子,後來就全都丟了,說女人們學來沒用。前幾天才又臨時抱佛腳,找了一本帖,發了一枝羊毫筆,手都打戰呢。”
阅读:186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