誇多鬥靡
【成語】:誇多鬥靡
【拼音】:kuā duō dòu mí
【解釋】:誇:誇耀;鬥:競爭;靡:奢華。原指寫文章以篇幅多、辭藻華麗誇耀爭勝,後也指比賽生動豪華奢侈。
【出處】:唐·韓愈《送陳秀才彤序》:“讀書以為學,纘言以為文,非以誇多而鬥靡也。”
【示例】:宋以後,學者好誇多而鬥靡。 ★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五
【近義詞】: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讀書或寫文章
(誇多鬥靡,誇多鬥靡)
唐韓愈《送陳秀才彤序》:“讀書以為學,纘言以為文,非以誇多而鬥靡也。”後以“誇多鬥靡”指讀書或寫文章以數量多、詞藻華美相誇耀。
《朱子語類》卷九五:“明道(程明道)以上蔡(謝上蔡)記誦為玩物喪誌,蓋為其意不是理會道理,隻是誇多鬥靡為能。”
明謝榛《四溟詩話》卷四:“韓昌黎、柳子厚長篇聯句,字難韻險,然誇多鬥靡。”
清汪琬《傳是樓記》:“古之善讀書者,始乎博,終乎約,博之而非誇多鬥靡也,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。”
阅读:146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