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薇
(參見採薇)
1.《詩·小雅》篇名。
《〈詩〉序》:“文王之時,西有昆夷之患,北有玁狁之難,以天子之命命將率,遣戍卒,以守衛中國,故歌《采薇》以遣之。”後遂以“采薇”作調遣士卒的典故。
清姚鼐《吳戍橋》詩:“上相歌《采薇》,嚴軍入懸瓠。”
2.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載,周武王滅殷之後,“伯夷、叔齊恥之,義不食周粟,隱於首陽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後因以“采薇”指歸隱或隱遁生活。
三國魏嵇康《幽憤詩》:“采薇山阿,散髮巖岫,永嘯長吟,頤性養壽。”
唐杜甫《別董頲》詩:“當念著皂帽,采薇青雲端。”
《歸潛誌》卷十四引元劉肅詩:“二陸不可作,故山歸采薇。”
3.指亡國。
黃人《<清文匯>序》:“播佳種於龍野,存國粹於滄桑,以塞麥秀,采薇之痛。”
阅读:12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