媿
媿字的筆畫:12畫;
I
kuì
ㄎㄨㄟˋ
〔《廣韻》俱位切,去至,見。〕
1.慚愧。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邪說畏之,眾人媿之。”
楊倞註:“眾人皆非其所為,成功之後,故自愧也。”
《漢書·文帝紀》:“以不敏不明,而久撫臨天下,朕甚自媿。”
唐高適《贈別王七十管記》詩:“逢時媿名節,遇坎悲渝替。”
清李漁《巧團圓·叠駭》:“自媿劬勞半點無,枉受娘呼,錯受婆呼。”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破惡聲論》:“惟不能自造神話神物,而販諸殊方,則念古民神思之窮,有足媿爾。”
2.羞辱。
漢袁康《越絕書·請糴內傳》:“大夫種始謀曰:‘昔者吳夫差不顧義而媿吾王。’”
《漢書·循吏傳·龔遂》:“面刺王過,王至掩耳起走,曰:‘郎中令善媿人!’”顏師古註:“媿,古愧字。愧,辱也。”
3.感謝。
唐元稹《上門下裴相公書》:“是猶龜鼉之有泉,烏鳥之有林,何嘗媿於水木?”唐陸龜蒙《自遣》詩:“心搖祗待東方曉,長媿寒雞第一聲。”
《新唐書·路應傳》:“臣常媿其長者,思有以報。”
4.姓。
漢有媿牟、媿戊。
II
ch·u
ㄔㄡˇ
〔《集韻》齒九切,上有,昌。〕
“醜”的古字。
阅读:119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