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
酒字的筆畫:10畫;
ji·
ㄐ〡ㄡˇ
〔《廣韻》子酉切,上有,精。〕
1.飲料名。用糧食、水果等含澱粉或糖的物質發酵製成的含乙醇的飲料。
《書·五子之歌》:“甘酒嗜音,峻宇彫牆,有一於此,未或不亡。”
宋孫奕《履齋示兒編·雜記·人物異名》:“酒曰歡伯、麯生、般若湯、青州從事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穀四·酒》﹝釋名﹞引《飲膳標題》:“酒之清者曰釀,濁者曰盎;厚曰醇,薄曰醨;重釀曰酎,宿曰醴;美曰醑,未榨曰醅;紅曰醍,綠曰醽,白曰醝。”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四三:“馮永祥一聽到酒字,啥都忘了,眼睛笑得瞇成一條縫。”
2.飲酒。
《書·酒誥》:“文王誥教小子,有正有事,無彜酒。”
孔傳":“教之皆無常飲酒。”
魯迅《仿徨·孤獨者》:“其時在我的寓裏的酒後,他似乎微露悲哀模樣。”
3.酒席,酒筵。
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燕王令丞相栗腹約驩,以五百金為趙王酒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:“﹝吳大郎﹞隻托汪錫辦下兩桌酒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三回:“高公喜歡得無可如何,送了八兩銀子謝儀,還在北柱樓辦了一席酒。”
4.姓。見《通誌·氏族四》。
阅读:166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