隴
簡體隴字的筆畫:7畫;繁體隴字筆畫:18畫。
(隴,隴)
l·ng
ㄌㄨㄥˇ
〔《廣韻》力踵切,上腫,來。〕
1.山名。綿延於甘肅、陝西交界的地方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故中國山川東北流,其維,首在隴蜀,尾沒於勃碣。”
張守節正義:“渭水、岷江發源出隴山,皆東北東入渤海也。”
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行幸雍,祠五畤。遂踰隴,登空同,西臨祖厲河而還。”
顏師古註:“應劭曰:‘隴,隴阺阪也。’即今之隴山。”
2.指今甘肅省一帶地方。
《東觀漢記·隗囂傳》:“西城若下,便可將兵南擊蜀虜。人苦不知足,既平隴,復望蜀。”
唐韓愈《青青水中蒲》詩之一:“君今上隴去,我在與誰居?”
3.甘肅省的簡稱。如從甘肅蘭州到連雲港段的鐵路稱隴海鐵路。
4.隆盛,旺盛。
《靈柩經·營衛生會》:“日中為陽隴,日西而陽衰,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。”
5.通“壟”。墳墩;墳墓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葬埋必厚,衣衾必多,文繡必繁,丘隴必巨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《禮記·曲禮》鄭註雲:‘丘,壟也。壟,冢也。隴,壟之假字。’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雲:‘或謂冢,或謂隴。名異實同也。’”唐駱賓王《為李總管祭趙郎將文》:“因原為隴,即壤成棺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,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。”
6.通“壟”。高丘。
南朝齊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鳴騶入谷,鶴書赴隴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四》:“其內桃樹萬株,被隴連壑。”
7.通“壟”。畦,田塊。
《漢書·食貨誌上》:“苗生葉以上,稍耨隴草,因隤其土以附苗根。”
唐杜甫《晚登瀼上堂》詩:“雉堞粉如雲,山田麥無隴。”
李準《參觀》:“他又看了看麥子密度,哪裏還有麥隴,盡是一棵緊挨著一棵,圍風不透。”
8.通“壟”。溝塍。
唐韓愈《詠雪贈張籍》:“度前鋪瓦隴,奔發積牆隈。”
錢仲聯集釋引魏懷忠曰:“瓦隴,瓦溝。”
阅读:11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