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熙
1.和樂貌。
《老子》:“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臺。”
《漢書·禮樂誌》:“眾庶熙熙,施及夭胎;群生啿啿,唯春之祺。”
顏師古註:“熙熙,和樂貌也。”
唐韋應物《往富平傷懷》詩:“出門無所憂,返室亦熙熙。”
王闓運《與曾侍郎言兵事書》:“官商以有易無,以私濟公,乃民熙熙,不知苦難。”
2.平易貌。
《資治通鑒·魏邵陵厲公正始二年》:“寧(管寧)名行高潔,人望之者,邈然若不可及,即之熙熙和易。”
3.廣大貌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為之歌《大雅》,曰:‘廣哉,熙熙乎!曲而有直體,其文王之德乎?’”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春秋左傳中》:“熙熙,即廣也……謂其廣熙熙然也。‘廣哉熙熙’,猶言遠哉遙遙。”
唐盧綸《秋幕中夜獨坐》詩:“熙熙造化功,穆穆唐堯年。”
元陳文增《春日田園雜興》詩:“熙熙壟畝扇和風,簇簇人煙野意濃。”
4.繁盛貌。
《逸周書·太子晉》:“萬物熙熙,非舜而誰能?”孔晁註:“熙熙,和盛。”
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天地曠曠,物之熙熙,或安或危,莫知居之。”
宋王禹偁《尺蠖賦》:“春日遲遲,品彙熙熙。”
元湯式《一枝花·同前意》套曲:“咫尺間,九重內,喚得春來草木知,萬物熙熙。”
5.紛雜貌。
清薛福成《請豁除舊禁招徠華民疏》:“細民無輕去其鄉之心,適樂土者熙熙而來。”
冰心《超人·離家的一年》:“街上行人熙熙的來往。”參見“熙熙攘攘”。
6.象聲詞。
《呂氏春秋·古樂》:“其音若熙熙淒淒鏘鏘。”
阅读:9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